李乔木想了想:“陛下,不如把太子和鲁王也叫来。”
皇帝沉默半晌点点头。
李承乾和李泰很快便被叫了过来,同行的还有李恪。
李乔木没有去管对方为何这么安排,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讲了起来。
“……我之所以说迁徙,并非是把关中土地抛弃,而是把更多的百姓迁徙到土地肥沃的地方,这样他们的收入才能提升,大唐的税收才能提高。大唐税收提高了,国家做什么便容易了。
至于迁徙之后,这些土地用来做什么,我们一会儿再说,现在先来说迁徙。
……大唐的百姓,如果要发展,如果想要吃饱的粮食,现如今可以往长江流域去,那里如今才是最为富饶的存在,自古长江流水盛产水稻,江南有鱼米之乡之说,哪里也可以。最重要的是,这里不远。
……剑南道虽然艰险,但根据我师傅的说法,那里乃是天府之国,也是一个可以供百姓安居乐业之所。不过想要开发那里,首先是路,如果路不通,未来可能就是给别人做嫁衣裳。
岭南咱们就不说了,此次的收获大家已经看到。
除此之外,还有这里,这里……”
李乔木指了沿海地区以及东北之地。
“这里?大哥,这里据说冬天很冷。”李泰瞅着李乔木指的地方,并没说哪儿现在不是我大唐的,而是直接说了地理环境。
李乔木点头:“我知道。这里山林众多,据说野兽也很多。野兽多,在我眼里就意味着肉多。但是我说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有金矿,铁矿等等都非常的丰富的资源。
而且靠山吃山,这里的山林,至少可以养育大唐百姓几百年,如果再把他的土地开发出来,几千年也不成问题。
还有这里,幽州。陛下,这里本来是我看好的未来迁都之地。如果将来大片的北方之地成为了大唐的土地,那么都城就可以放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卡在整个大唐版图的咽喉上,北上南下都非常好。最重要的是,他不会让皇帝沉迷于温柔乡。”
“哈哈,臭小子。想得倒是挺多的。嗯,朕也觉得不错。迁都到江南,以后的皇帝,恐怕真要废了。”
“可这里距离高句丽很近。”李泰道。
李乔木淡淡的看他一眼,反问:“你觉得高句丽会是大唐的威胁吗?”
“……”李泰看看自己的父亲和兄弟,摇头,“不会。”
“既然如此,为何还觉得他在眼前?”
所以,你算的时候,高句丽已经不复存在了?皇帝,皇后和太子抿嘴偷笑。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他最高兴的便是版图的扩展。
“之前是我想当然了,如此大的版图,我们是能轻易的打下来,但想要稳住他们,发展他们却并不容易。”李乔木看看李世民,又看看李承乾。
李承乾觉得,对方的眼光很有意思。不自觉的摸摸鼻子。
“因为我们太穷。”
“咳咳,臭小子,你还真敢说。”
“这是事实,陛下既然给了我说真话的权利,我便干脆一次性把陛下得罪个透,先小人后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