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陈家的事没有爆发出来,会如何?
不会如何,陈家一团锦绣,没有人知道内里的龌龊,陈家主母、大少姐都白死了,甚至陈家这位大少爷,都有可能悄悄被害死,那对通奸的人依旧享受世人的赞美。
虽说陈家主与他媳妇通奸,并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但一想到,自己居然跟那种人打过交道,就觉得恶心无比。
而且,明明是陈家主与那位史家姑娘的错,明明是两家宗族的错,为什么要无辜的陈大少来受过?
孝道之争争论到现在,此时已没有人会偏激的指责陈大少有错。孝不仅要孝顺父亲,还要孝顺母亲。陈大少要是一直不告官,任由他父亲与妻子逍遥法外,岂不是对母亲不孝?
……
整个京城瞬间安静下来了,原先吵得不可开交的学子、大儒,纷纷像是哑巴了一样,再无人说话,也没有一个人再贴出自己的文章。
但所有人都知道,沉默不是结束,而是升华……
现实永远比话本更荒诞,孝与不孝,如何孝顺这个问题,根本不是放在纸上谈的,而是要结合实际,他们先前太片面了。
纪云开得知此事,唏嘘不已:“多少人毁在家丑不外扬上,多少人毁在孝顺二字上。”
要不是她足够强硬,反击的又及时,恐怕她也会毁在孝顺二字上。
要是她的猜测没错,待到纪大人出事后,纪夫人和云家一定会把所有的错,都推到她身上,说纪大人是被她的不孝气死的。
而为了维护纪家家族的利益,为了维护纪宁这个继承人的名声,纪家宗族就算知道真相也不会暴出来。左右纪大人都废了,哪怕是为了维持纪宁这个“有前途”的继承人,也会选择牺牲她……
这就是家族,残忍又无情,冷漠又自私……
[859升华,多少人毁在家丑不扬上]
质疑的话刚提出来,天下钱庄就将纪家的借条贴了出来,为防止有人损坏借条,天下钱庄特意派了四个人保护借条。
纪家不仅问天下钱庄借了五百万两,还是五钱的利,上面不仅有纪大人的私印,还有纪大人的签名和手印。
再看日期,明明就是纪大人病重的这段时间。
纪大人中了毒,一直昏迷不醒,怎么可能去天下钱庄借银子?
最主要的,纪大人借这么多银子做什么?纪家乃是书香传家,又不做生意,又不干什么的,好好的借五百万两,还背这么高的利息做什么?
这明显,就是云家在背后操控一切。
借条一出,站在不同阵营的大儒们纷纷闭嘴了,再不敢乱喷了。
他们只看到表像,不知实情如何,他们要再说下去,恐怕会被人认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纪家的族老在看到这张借条后,也老老实实的闭嘴,再没有人去找纪云开,并扬言要告云家、告纪夫人谋财害命。
事到如今,一切都在王爷的掌控中,按王爷要的节奏走,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皇上就是想要将事件平息下去也不可能了。
这下不仅纪家毁了,皇上想要重用的云家也算是废了。这种情况下,不管云家还有没有用,皇7150838099433546上都不可能再重要云家,不然就要被朝臣喷死了。
如果说,借条的事证明了纪云开所作所为没有错,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件轰动全城的大案,不仅证明纪云开撕开家丑的行为没有错,反倒再正确不过。
在大儒们纷纷称赞纪云开的第三日,京城二流世家陈家的嫡长子,在京都府衙前敲响了鸣冤鼓,递上了状纸,状告自己的父亲与妻子,告他们通奸,谋害他母亲,妹妹……
陈大少这状纸一递,整个京城都轰动了。陈家虽然无法和凤祁萧王四大世家比,但也是京城有名有姓的大家族,完全能排在二流世家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