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4章 李世民的决断

荆州,襄阳。

此地是李唐的国都所在,天子脚下,京畿重地。

此刻在襄阳城外,官道上。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

马车中乘坐的,乃是一个高冠博带,儒雅淡然的清癯老者。

此人名叫叔孙通,乃是刘邦麾下的文臣。在张良安排人返回成都,请萧何派人到襄阳求助,他就安排了叔孙通,让叔孙通到襄阳来求助。

叔孙通此行,肩负着大汉的生死,眼眸深处也有一抹担忧。

他担忧大汉的局势。

如今情况下,刘邦守不住,而巴郡、广汉郡的丢失,都是让大汉陷入困境。每耽搁一天,刘邦的处境也就愈发危险。

所以,叔孙通很是着急。

马车顺利进入城内,叔孙通径直往房玄龄的府邸去。

房玄龄,乃是大唐重臣。

叔孙通要直接去觐见,未必能立刻见到,他只要先见到了房玄龄。以房玄龄的身份,要见到李世民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马车抵达房玄龄府邸外,叔孙通亲自下了马车,来到房家住宅门口,递上了拜帖,让住宅门口的门房前往通传。

不一会儿,房玄龄走了出来。

房玄龄年近四十,相貌俊逸,一双眸子灿若星辰,无比的明亮。他行走间,衣带当风,脸上更带着淡淡的笑容。

见到叔孙通,房玄龄面带敬意,上前拱手道:“叔孙先生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叔孙先生,快请!”

在历史上,叔孙通帮助刘邦制定礼仪,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虽说,这事儿被许多人不认可。

但抛开其他不谈,叔孙通本身是有才华的,精通各种典故,熟悉礼仪大典,很有才能。恰是如此,他才能被萧何安排到襄阳来。

叔孙通摆手道:“请!”

两人联袂进入府内,在大厅中宾主落座。

房玄龄脸上带着笑容,说道:“叔孙先生到襄阳来,不知道有何贵干?”

叔孙通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道:“此次来见房相,是老夫代表大汉陛下而来,要见大唐天子,请唐皇发兵救大汉。”

房玄龄听完,眉头上扬,露出意外神色。

大汉遇到危机了?

对于大汉的情况,李世民虽然关注,但也不是重点关注,毕竟益州地处偏僻,虽然是沃野千里的地方,但毕竟难以攻打,也难以进入。

所以,关注度并不高。

房玄龄说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论是入蜀,亦或是出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者,大汉也没有什么危机,何来求助呢?”

叔孙通正色道:“大汉境内,已经是危机四起。一方面,是韩信、彭越、英布、藏荼等人反叛,使得内部乱象四起;另一方面,是王灿已经介入战事,收服了韩信等人。”

“蜀国的军队,大规模进入益州,我大汉已经快挡不住了。”

“据前线传回消息,蜀国有一种可以扔到人群中爆炸武器,形如天雷一般,爆炸后,泥土翻飞,人仰马翻,无从抵挡。”

“正因为有这样的武器,所以大汉根本就挡不住敌人的进攻。”

叔孙通正色道:“房相,我需要立刻觐见大唐皇帝,敲定救援的事情。如果大唐不发兵救援,我必须立刻返回,将消息带回去。”

房玄龄听完后,表情骤然凝重。

没想到,王灿的手,竟然已经伸到了益州境内,还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房玄龄说道:“叔孙先生,你就算是现在觐见皇上,把消息告知了皇上,恐怕也无济于事,因为皇上也需要召集臣子议事。”

“不如这样,我立刻入宫,先把事情告知皇上,让皇上知晓此事。等皇上召集臣子商议后,再请您入宫。”

房玄龄道:“您看如何?”

叔孙通说道:“没问题!”

房玄龄便又说道:“既如此,就请叔孙先生暂且留在府上。”

“好,麻烦房相了。”

叔孙通捋了捋颌下的胡须,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气。

房玄龄立刻喊来侍从,让侍从带着叔孙通去后院休息,就急匆匆的出了府邸,径直往皇宫行去,而且他往宫中去的时候,又安排了人去通知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把这两人也请到宫中。

当房玄龄抵达城门外,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恰好抵达。

杜如晦道:“房兄,发生了何事?”

长孙无忌的目光,也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脸上有好奇神情。他倒是好奇,什么样的事情,竟然让房玄龄同时把他们二人,都一起喊来了。

房玄龄快速说了一下叔孙通的事情,就一边走,一边说道:“刘邦挡住王灿的攻势,派遣叔孙通前来求助,此事需要皇上决断。”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闻言,都是面色肃然。

涉及到王灿,不好对付。

要知道,李元霸和李孝恭,那可是大唐的宗室,全部都死在王灿的手中。对于李唐来说,和王灿是有着深仇大恨的。

“走吧,见到皇上后,看皇上如何决断。”

长孙无忌此刻脸上,也是觉得情况复杂,因为要发兵,就涉及到各项事情。

眼下暂时的平稳,就得打破。

三人进入皇城中,不多时,就来到了大殿中,见到了正在批阅奏章的李世民。李世民通过宦官的禀报,已经知道三人来,摆手道:“都坐吧!”

“谢皇上!”

三人齐齐道谢。

在三人落座之后,房玄龄率先开口,阐述了叔孙通前来求助的事情。

李世民听完,沉声道:“玄龄,你是怎么考虑的?”

房玄龄素来以足智多谋著称,他来的路上,就已经考虑过很多次,心中有了腹稿,说道:“皇上,臣认为不论如何,都必须派兵进入益州支持。”

李世民问道:“理由呢?”

房玄龄回答道:“臣的理由有三。”

“第一,如果我们发兵刚进入益州,刘邦就败了,王灿已经夺取了成都,那么我们可以打着扶持刘邦的旗号,先行占据益州的战略要地。如此,便有了进入益州的桥头堡,以后再想要杀入益州,那就易如反掌,不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