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四川象棋文化的传承

象棋 卡卡西大人 6119 字 11个月前

郑惟桐荣升特级大师的消息让广大棋友兴奋不已,四川宏诚工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已承诺将奖励郑惟桐一套住房。不过,对郑惟桐来说,目前还远未到骄傲的时候。此次夺冠后,他获得了参加明年象棋世锦赛的资格,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向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对沉闷已久的四川象棋和成都这座“棋城”来说,郑惟桐获得的这个含金量极高的冠军,以及特级大师称号是如此令人振奋,以至成都棋院院长蒋全胜用出了“完成了我们几代象棋人的梦想”这样的极致赞叹。的确,郑惟桐的横空出世,也足以让中国棋界重新聚焦川将的战力——“蜀道难”是否将再现弈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川棋风盛行,成都棋院更是人才辈出,名师云集。当时的川将征战,威风八面,在弈林不断上演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体制的转变,“棋城”的光环逐渐式微,寻找赞助无门,徒有“棋城”虚名而无人,甚至沦落到打联赛也要靠“外援”的惨状,边缘化趋势明显……一个人拯救一个项目在中国体育界不是孤例,如刘翔之于田径,姚明之于篮球,孙杨之于游泳。而今,四川象棋诞生了年仅20岁特级大师郑惟桐,他适时夺冠,很可能就是把四川棋类从边缘拉回中心的那个人。

在郑惟桐几年前刚刚冒头之时,圈中人都说他心气很高,现在“天才+勤奋”的郑惟桐证明了自己的心气绝非空穴来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四川象棋希望郑惟桐在未来的舞台上长袖善舞,对此,四川棋迷恐怕也会深以为然。

四川象棋队建于1978年,曾培养出世界冠军林野、亚洲冠军黎德玲等优秀棋手。该队曾三次获全国团体锦标赛亚军。参加其它国际、国内赛事也成绩斐然,是国内棋坛一支劲旅。

川队国家象棋大师蒋全胜、棋协大师谢卓淼,在历年各类大赛中均有突出表现,赛事经验丰富,拼劲十足,引援棋手台湾棋王特级国际大师吴贵林以及云南象棋大师王跃飞,火车头队优秀棋手才溢的加盟,使川队组成一支年龄结构及佳,阵容整齐的队伍。

川队参加2005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的目标是保八争六,我们的口号是:展示象棋技艺、促进西部发展。

2017全国象棋团体赛暨全运会象棋专业组预赛战罢男子第8轮,四川成都龙翔通讯队在连胜7场后,本轮轻松战平黑龙江队,积15分,领先第2名3分,提前一轮夺冠。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四川象棋男队第一次在最能体现整体实力的全国象棋团体比赛中夺冠!

前面五天的比赛里,四川男女军团齐齐领跑,尤其是男队,领先的优势高达了3分一个半胜场,今天进行的男团第8轮,川军与唯一威胁的黑龙江农村信用社队比拼,只需不败就肯定提前锁定冠军。??开赛之后,川黑两队都走的颇为谨慎,很快在第1台与第4台上,就都战成了和棋。头台川军主心骨“蜀山少侠”郑惟桐后手平郝继超,川队儒将李少庚先手和崔革。第3台四川队孟辰执黑棋同黑龙江聂铁文尔后也弈和。决定双方胜负关键的重任,落在了次台川队素有黑马本色的武俊强与黑龙江主帅“东北虎”赵国荣身上。

??有意思的是,武俊强的成名作,就是在决战名山中,连续击败全国冠军,而被他最后击倒的,正是赵国荣。是役武俊强执先手一上来中炮三兵对屏风马3卒走的非常积极,一个极速点车对手下二路卡肋,更让赵国荣陷入了长考。眼看着黑方局势不佳,东北虎显示强硬实力,几个巧妙的防守后,化解了红棋的一段猛攻。但盘上红方仍是主动,武俊强这时是战是和,在心理摇摆中,随后还是选择了求稳,队伍和棋就夺冠。他与赵国荣兑换了双车,马炮残局稍优势中,提出和棋,黑方接受,二人遂战和。赛后东北虎评价了红棋中盘几步棋走得不错,可能有点机会。武俊强憨憨的说“队伍和了冠军,走的有点保守了”。这样四川同黑龙江四盘下来全部达成和局,川军八轮7胜1平积15分,3分一个半胜场的领先优势未变动,在比赛仅剩下最后一轮情况下,四川成都龙翔通讯队已然提前一轮锁定冠军。?

第七百一十三章四川象棋文化的传承

我国的传统棋种象棋,十分古老,关于它的起源。虽然目前说法不一,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它充满了智慧的趣味,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要求弈棋者斗智斗巧,是一种模仿战争的游戏。

据考证,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说,用玉石做成的相当于骰子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相互进攻,逼迫对方于

死路;最后是赢者“牟”取胜利。击败了敌兵,而发出了胜利的欢呼。《说苑》亦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意即劝孟,不妨也像“燕”国一样,斗象棋观歌舞,逍遥一二。

由此可见,初创时期的我国象棋原本是一种华贵的游戏。远在战国时期,它就已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但是我国学术界对象棋的起源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象棋从诞生初期就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原创于中同;也有人以为。据此就断定象棋诞生于我国,证据还不足,认为它是“舶来品”,是从国外“引进”的等等,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一下,其主要说法有:

一是“起源中国”说。其理由除去上述提到的以外,还根据古代的一个传说,认为象棋是舜发明的。说舜的弟弟很坏,他因几次想谋害舜而被舜幽禁于密室。但舜作为兄长,出于同胞手足的考虑。又怕弟弟幽禁寂寞,故而制作了象棋,供他消遣度日,并说象棋中的“象”字,就代表舜的弟弟。因此认为象棋起源于我国。

二是“起源缅甸、印度等国”说。其理由是当时我国的疆域并不产象,这“象”字又从何而来?认为上述舜发明象棋的传说,原本发生在产象国家,它是从外国流入我国的。而且象棋中的“象”,也并不是指舜的弟弟,而是指我国以南产象地区的某个领袖。说当时的象与舜曾结成兄弟联盟,战胜了其他部落,并还就此推断出了一条象棋传人我国的路线图。因此历史上我国华南人学会象棋要比中原人士来得早,道理就在于此。三是“神话附会”说。在有关象棋起源的传说中,也还穿凿附会许多神话的色彩。据说,迷于“六博棋”的周穆公曾到天界瑶池与西王母下过棋,并最终成为仙人。汉魏著名诗人曹植也写过“仙人揽六箸,对博泰山隅”的句子。此类仙人下棋的传说在汉魏十分流行,至今尚能在汉代画像砖中见到“仙人六博图”。

当然,将象棋的起源与神话搭上关系,只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足为信。但不管如何,将象棋的发源地锁定在中国或缅甸、印度等产象国家,却是不会错的,而且由此延伸到西方,并派生出了各种不同的象棋,也是不会错的。此处单说我同象棋的发展。我国的象棋由最先的每方6枚棋子发展到今天的模式,曾经历了一个“从简到繁,由粗到精”的漫长过程。据《辞海》介绍,象棋的逐渐定型与迅速发展是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弈棋时,双方在棋盘上各放16枚棋子,即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兵种。各子走法不同,而棋盘则由九根直线和十根横线组成,中间划定河界,共有90个据点。弈棋时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现代我同传统象棋的棋制,即沿袭于斯: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在我同象棋的发展中,当以“炮”的发明起到了完美的定型作用。因为“炮”在象棋中的出现,把本来已经千变万化的棋局,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它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适时地应用到棋局的博弈中去――它不仅将我国传统象棋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烙印,而且也将我国先民的“冷兵器”作战方式演变到当时最先进的“火炮”作战时代。从此,在刀光剑影、人声厮杀、马仰车翻的棋盘上,就有了隔空的射击,冲天的火光和隆隆的炮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象棋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变化莫测、趣味无穷。象棋作为一门高超的艺术,既要比试智慧,又要较量耐力,自始至终波澜起伏、险象环生,充满着复杂而微妙的矛盾斗争。对弈者必须把握好全局,运用严密的科学思维,处理好进攻与防守、舍弃与取得的关系,以高超的技艺去一步一步地夺取胜利。因此,象棋作为一项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对人提高智慧、磨炼意志、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它被文人列为“四艺”之一,素有“棋运兴,国运兴”的说法,深受我国人民的广泛欢迎而历久不衰……

记不起是什么人曾用优美而充满哲理的语言,对象棋作过高度的评价和赞美:“在人们发明的各种游戏中只有这一种游戏,它的胜负不决定于任何刁钻的偶然性,它只给智慧戴上桂冠!”这话说得一点也不为过。象棋确实是一门具有高度思维性、趣味性和战斗性的艺术,是供给智慧者的一种游戏。其中的行兵布阵,难以预料:对弈时的角力对抗,也不可预测。所以执子下棋,兴趣盎然;以棋会友,其乐无穷。一句话。象棋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令人沉醉其间而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