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象棋与谋略

象棋 卡卡西大人 4924 字 11个月前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计谋被采纳执行,即可去造成一种态势,用以辅佐出兵以后的行动。所谓态势,就是利用优势,灵活机变,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兵这,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去诱惑他;敌人混乱,就乘机去袭击他;敌人充实,就去防备他;敌人强大,就设法躲避他;敌人恼怒,就去骚扰他;敌人卑怯,就设法骄纵他;敌人安逸,就去困扰他;敌人和睦,就去离间他。在敌人没有防备之处发动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时突然行动,这,就是兵家取胜的诀窍。

经过对攻激烈的中局,残局一般胜负已现。但也需要开动脑筋,利用各种兵法去取胜。所谓将,杀,后,重,闷,捞,捣,挫,剜,捉,垫,阻,塞,献,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视情况而采用。注意排除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胜利可期也!

用兵打仗,是一种欺诈之术,最好的取胜手段是谋略,因而,设谋定计是首要的问题。设谋定计,必须精通战争的基本规律和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则,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为宗旨。

象棋是兵法的演绎,谋略是兵法的灵魂。“象棋兵法”的三大谋略,其知识结构就像一个十字形:横线表示博大,是“用兵任势——兵力调配的谋略”;纵线的下半,表示精深,是“因机立胜——把握战机的谋略”;纵线的上半,表示高难,是“胜人先知——发动攻势的谋略”,它形象的说明,“象棋兵法”是一个博大高深的思想理论体系。实战对局,变幻不定,胜负无常,但有规律可循。胜负有不可预知的因素,而应对却有不可违背的法则。学习研究“象棋谋略与兵法”,目的即在于深层次理解把握出奇制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

人们都说,象棋是兵法的演绎,兵法是计谋的宝库,弈理的灵魂。那么,象棋是怎样演绎兵法的?实战攻防中的谋略又如何运用呢?这就是本书所要介绍的。

中国象棋正在走向世界。研究象棋怎样演绎兵法,深层次地揭示弈理的本质和精华,对提高象棋技艺,弘扬中华象棋文化,促进象棋运动的发展,是有一定意义的。

象棋是怎样演绎兵法的?

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适用于象棋的兵法”有哪些,这是大前提。兵法的内容博大精深,象棋演绎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并不是兵法的全部。

说到这里。我们回过头再看,不论是在象棋里如何巧妙的利用兵法来对阵,还是怎么样完美的将兵法融合到象棋的齐聚当中取胜,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归根到底还是“人”。

一切都是因为人的七情六欲而产生!

象棋的初始就带着功利,这恰恰就迎合了人类争强好胜的天性!

不知道象棋还能否回归纯粹,或许,从来就没有纯粹……

第七百五十二章象棋与谋略

孙子兵法曰:“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象棋世界中,位置,或者说是“地形”,实乃非常关键。战地分为九种: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自己境内作战,叫做散地;进入敌国但入境不深,叫做轻地;我军占领有利,敌军占领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往,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区,叫做交地;与多国交界的地区,先到达就可以得到天下之众的地区,叫做衢地;进入敌国而却入境深,经过的城邑多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一切难于行走的地区,叫做圮地;进口狭隘,退路迂曲,敌人能以少胜我多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作战则能生存,不迅速作战就会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散地不宜作战,轻地不宜停留,争地不宜进攻,交地行军不宜间断,衢地当四面交结诸侯,重地当掠取粮物,圮地当迅速通过,围地当设制计谋,死地则应当拼死一战。

这些理论用在象棋中也很适合,位置的好坏也是因形势而变的,形势不同,不同位置的价值就不同。位置涉及“势”的问题,象棋中总要涉及得子还是取势的问题。初级的棋手总是想着吃子,而对于大局重视不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应用好战略与战术乃是象棋的宝法。

象棋是一项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战场智慧的古老运动,它如同沙盘上的军事推演一样,是最形象地模拟战争的棋类。

象棋和古代战争中的战阵有很深的渊源。古代兵书《武经》云,“象棋之阵,象士卒为正,车马跑为奇”明朝著名军事著作《阵纪》载,“战国巧士以象棋三十二子倍之,或方或圆,内外四层而为象棋之阵也。”

阵,本义为战车和徒的队形排列,是古代车战时期的专用军事术语,后泛指军队战斗队形。战阵的优越性在于训练有素的密集队形和纪律严明的计划行动。《六韬·均兵篇》介绍,车、骑、步三个兵种,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战,如果是单个战斗,一名骑兵抵挡不了一名步兵,但若列成队形作战,则骑兵可以和数量八倍于己的步卒作战。

古时的阵,都是战车和甲士兵卒混合编队,二十五乘战车的编制为“偏”,战术上有时要攻守兼顾,左右连偏的车卒混队的阵形互相掩护、交叉变换阵形,或方阵,或圆阵。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阵法名有“鱼丽之阵”、“魏舒方阵”、“雁鹳阵”等。

象棋的发明,一开始便是两阵对垒,不像围棋那样需要一子一子添加到棋枰,象棋更像古代的战阵对峙,布局的多种多样也更像古代阵法演变。

古代著名兵书《司马法》中说,“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因,是谓战参。”也就是说,攻守兼备、进退有限度,次序井然,车兵与步卒相互依存,交叉掩护,如此等等,它与象棋中的战术和杀法极其相似。《孙子兵法》强调位置的重要性,它把战地分为衢地、散地、重地、死地等九种,其中衢地当为要冲之地,所谓衢地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象棋同样着重于地形的争夺,讲究开局强子先出,迅速占据有利地形。象棋的衢地当数巡河一线、四六线肋道。

布局阶段,车宜迅速出动,占据肋线或河口,如若行动迟缓,会落入下风,处处被动挨打在象棋兵种中,马可谓受到限制颇多,会常陷入死地。因此在开局中,宜活通马路,让马左右聘驰,进入散地,充分八面威风的长处炮虽属长兵器,可以纵深挺进,但如果没有炮架子,就会失去威力,故炮需要占据关键位置,以充分发挥防守和进攻的优势。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疏之。

这些计谋在象棋中亦运用广泛。譬如,在对方形势大优局面下,就应该加固己方防守在对方有防守松懈和漏洞时,就应该加紧进攻在对方局面不整,即可吃子略地,奠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