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跳棋
游戏规则很简单,棋子的移动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线连接的相邻六个方向进行,如果相邻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个
棋子,该位置直线方向下一个位置是空的,
则可以直接“跳“到该空位上,“跳“
的过程中,只要相同条件满足就可以连续
进行。谁最先把正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
谁就取得胜利。
8、黑白棋
又叫反棋、奥赛罗棋,苹果棋,翻转棋。黑白棋在西方和日本很流行。游戏通过相互翻转对方的棋子,最后以棋盘上谁的棋子多来判断胜负。
9、六子棋
台湾交通大学资讯工程系副教授吴毅成发明六子棋新游戏,据称弥补了五子棋“先下者有利”的公平性困境。六子棋的简明规则:
一、黑白两
色棋子,纵横各十九道。二、黑方先落一子,此后双方轮流落子,一次两颗。三、先有六子连成一直线者,赢。
10、井字棋
也叫三子棋。“井字棋”的棋盘很简单,是一个3x3的格子,很像中国文字中的“井”字。“井字棋”游戏的规则是一方首先三子连成一线就胜利。
11、斗兽棋
小时候常玩的动物棋,双方有八只棋子,依大小顺序为象、狮、虎、豹、狗、狼、猫、鼠。较大的可吃较小的,同类可以互吃,而鼠则可吃象。
12、盘三
又称“棋三”或“三棋“,棋三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双人对弈的一类版图游戏。
13、六连棋
在六边形格的棋盘上玩的图版游戏,亦是数学游戏,通常使用10乘10或11乘11的菱形棋盘。
14、独粒钻石棋
是一个人的游戏,起源于法国,是一种风靡世界的益智游戏,与中国发明的“华容道”、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它类似于跳棋,但不能走步,只能跳。走棋时棋子跳过相邻的棋子到空位上,并把跳过的旗子吃掉。棋子可以沿棋盘的格线横跳、纵跳,但不能斜跳。
15、三国演弈棋:“三国演弈棋”是三个人玩的象棋游戏,是棋盘上的“三国演义”,是名著《三国演义》的实战演示版。三个玩家分别代表曹操、刘备、孙权,互相攻伐,最终战胜两方一统天下。本棋通过结盟以及对汉献帝力量的合理使用(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人充分体会到三国时代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各种战略决策。三人对弈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将围魏救赵、隔岸观火等中国传统军事谋略充分体现。
棋的种类有很多种,在这里就不一一的介绍了,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棋类中,象棋算得上是有着特别鲜明特点的棋类运动。
第八百一十二章棋的智慧
通过维基百科的解释,智商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的得分。由此我们可见,智商只是对智力的测量得分而已,应该回归到“智力”这个词本身。再次查阅百科: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还有,智商测验是无法量度创造力、个性、性格或智慧的。
第二是经验。百科对其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经验在一般概念包括了知识、技巧。是体验或观察某一事或某一事件后所获得的心得并应用于后续作业。而这些以前获取的知识技巧,对于工作或教授学问上,掌握相当重要的关键。
于是进入正题。鉴于我只专长于国际象棋,那么就以自己从学棋以来十几年的经历来回答好了。
从智力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学习国际象棋的过程中,和同时期一起学棋的大多数小伙伴们并不一样,很少靠死记硬背去记忆各种开局变化,而是试图去理解为什么这么下,这点应该是理解能力的很好体现了。顺便说一下,由于不喜欢死记硬背,导致所有需要死记硬背的考试成绩都不太好。。。
然后是制定计划的能力,这一点的话,所有有一定水准的国际象棋棋手都应该具备,硬要找出区别的话,就是是否能够成功执行,而不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原因不明的去变化。
解决问题,涉及到针对对方的计划做出反制,以及具体的计算变化的能力。
接下来是抽象思维。在关世杰老师的课上听过,中国人偏向于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事实也是,在比赛的时候,我感到我会在对弈的时候去努力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较少应用到抽象思维。
学习能力的话,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棋手,大多都会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而且大多数棋手可以在比赛中有效的控制自身的情绪波动,这也是智力的一种体现吧。
接下来是经验。经验包括对知识的累积,从这一点来说,获得经验是需要相当的智力的,因为需要对事物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放到我们身上来说吧,对某种布局或者某种类型的局面下了很多次,从而明白这种布局局面应该怎样处理。而很可能就有人下的次数并不比我少,但是仍然没有理解,没有掌握其要领。这就是智力对于经验的促进作用。反过来说,通过对知识和技巧的累积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学习能力:有相似相通而不相同的局面,也许就能使用类似的计划。
顺便说一下,棋牌类游戏并不仅仅要求玩家的智力和经验。高水平的棋牌比赛中,需要玩家长时间进行高度的集中思考。这需要很好的体能和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其他我可能没想到的。
水平高低不该归结简单到智商和经验方面,当然这两方面有很大影响,智商帮你走得准又巧妙,经验直接提升你的洞察力以及第一感,但是可改变的或者说可供探讨的少,水平主要应该归结到态度上。
低手常犯的错误有哪些呢?比如说,因畏敌而退缩,虚张声势,拘泥形式,单纯模仿,不懂得保留变化,着子低位等。下面简单拆解一下其中的内涵。
首先说,下棋最基本的计算力,这个计算力就是在脑子里面给自己寻找下一步以及为自己打算下的棋寻找合理性的能力。这个当然是最基本的东西,不过在我看来,只要是有志于下棋的,愿意锻炼并提高的,花个三二年的话,直线计算应该都能够算个十几步以上,横向算几个分支。如果脑力强,确实计算速度有差异,不过计算始终需要手割分析做辅助才能有意义,否则一阵欢快的吃了一串子自以为赚了其实大亏了都不知道。这个分析与态度关系很大,但不是平时所说的那种态度,大家常常可以看到棋界大家在追寻均衡,吴清源老师叫嚷着六合之棋,就是在说这个态度,既不要太激进也不要手软。
上面说道,低手常犯的错误,现在回头再来说,比如说因畏敌而退缩,许多人低水平棋友面对陌生的局面,尤其是在面对上手的时候畏手畏脚,大大限制了自己,不能仔细思考。其他的不用说明了,有兴趣的不妨找大竹英雄《业余棋手十大恶手》来看看。
回头再来说,是要求经验高,还是要求智商高。这挺像金融行业,你的能力越高呢,你赚的钱就越多。你的固有资本越大,同样的利率你的收益就越高。
通过探讨得再实际一些,来让我们再来关注态度问题,首先,一个人在学习下棋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许多的成功与失败,对自己要求高,想要攀上高峰的人就更会在更高规格的地方吃更大的败仗。小到棋盘上局部的得失,大到整盘棋的输赢,我不是在老生常谈什么胜不骄败不馁,我觉得所有一定水平以上的棋友都会有一种很顽强的信念在心里面,换句话说,不管现在是怎么样,过一阵子你都讲面对更强的我。
现在棋界新陈代谢的厉害,老棋手很多都表示体力不行了,一方面和赛制有关另一方面还是和心态有关。新一代的棋手思想更自由,更开阔,更愿意在一起拆解变化,提出前人想都不敢想的新手。而老一辈的重心转到教棋上的时候,往往容易落入自己过去思想的窠臼中。还有一种态度很珍贵,就是不管对手是多么有名的棋手,都有一定要战
而胜之的心态。还有那种在做死活题,打谱时候那种灵活看待的态度,那种坚持深入的态度……那些既是围棋慢慢教给你的,也是你应该对待围棋的态度。而这些态度,代表了一种知识体系的集中浓缩,才是最宝贵的。
说起棋的种类来,目前还未见到权威的统计,有一篇文章说有188种之多,这恐怕是个很保守的数字。常见的或主流的有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军棋、跳棋以及网上流行的五子棋。至于民间杂棋的种类,则不可胜数,如潮州地区就有厕棋、脚区棋、旋回棋、策反棋、赶虎棋等等。在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后续不断完善。
1、围棋
围棋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娱乐功
能,它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的态度,
一种生命的哲学。当人们为计算机程序
“深蓝”战胜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
夫而惊叹的同时,我想人工智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