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象棋大师宋国强

象棋 卡卡西大人 2542 字 11个月前

我孩子参加辽宁女孩比赛,从来没打过第二,有回我对她说,你别打第一啦,金牌太多,换个银牌,或者铜牌玩玩儿。

可这孩子说啥也不听。

她小时候有回比赛,最后一轮,已经肯定第一了,别人想跟她和,她不同意,又给人赢了,说七连胜多好听!印象中,那些下棋孩子都怕我孩子,赢服啦,哈哈。”

虽然不像妻子一样教孩子下棋,但宋国强对家里的付出一点不比妻子少。

这些年来,他四处比赛,去南方浙江永康教棋,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很是辛苦。

现在,他在离家40公里铁岭调兵山教棋,是韩冰开办的“帅才棋苑”分班。到了家里还得做饭炒菜,使晓琬觉得,外面谁做的饭菜都没有爸爸做的好吃。

有人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儿,和娘最贴心,妻子教孩子棋,孩子爱听,这让宋国强有些嫉妒:“我有时说她下的棋哪有问题,她不听,我有时喝酒,

就爱说她,她当时气鼓鼓的,但过后就好了。她的练棋方法,有时是有问题的,总喜欢走自己摆的棋,不成立也走,犟!比如她走先手卒底炮转列炮,

那棋没便宜,风险还大,她非要走,软件都说没先,后手好,她还要摆,后来张强说过她,她就听啦。

孩子由于布局不好,就凭计算,比赛时间总是紧,现在能好点啦,打上大师,压力也小了!”

他们爷俩有时候也下棋的,和爸爸下棋,10盘她也能赢几盘。“有时我有意走错,看她能否看出,不过她还真能抓住我的破绽迅速入局。

金松说我孩子是强大师水平!现在孩子的缺点还是比赛心理紧张,发挥不好,估计以后就好了。”

“无论学棋,还是学习,晓琬都特别用功,学习时,一般都得到凌晨,现在看棋谱,上网看象棋直播,很少玩游戏。”谈起自己的女儿,宋国强很骄傲。

第八百三十五章象棋大师宋国强

最早带宋国强进入象棋王国的是他的父亲宋宝石。

宋宝石是市锅炉厂的一个普通工人,超级棋迷,常常抱着襁褓里的宋国强与人酣战,

有时候儿子的尿顺着老宋的腿流到棋盘上,才慌忙起身。一来二去,宋国强也学会了下象棋,五六岁就能与大人们平下了。

退休后,宋老爷子很开心,每天上午去和几个老朋友拉二胡,唱京剧,下午就拎着茶杯,去马路牙子边,和那些马路棋手下棋。

老人家棋艺和名手比,自然是稀松平常,可在这样的棋摊上,还是赢多输少的。老爷子赢了自然很乐呵,夸对手下得不错,但也有输棋的时候,赢棋的对手大多心里高兴,但表面却默默不语。

但有的年轻人就不同了,一次,一个年轻人和他下棋赢了,嘴上就来几句洋洋得意的调侃。

这时候,一个认识宋老爷子的棋手对年轻人说:“年轻人,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大师的爸爸,大师的公公,大师的爷爷三种身份的人!”

在年轻人目瞪口呆的时候,老爷子站起身来哈哈一笑,哼着“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慢慢迈着四方步离开了棋摊。

这个宋老爷子,就是宋国强大师的父亲宋宝石,一来二去,宋国强也学会了下象棋,五六岁就能与大人们平下了。1980年市业余体校棋队招生,当时他只有九岁,便毫不费力地击败了所有报名的伙伴,被崔景祥教练相中。白天,崔教练与他对弈,晚上父亲带着他背棋谱,研究棋局,做笔记。

在崔教练、李君和陈绍明老师的指导下,宋国强的棋艺突飞猛进,1984年,终于走向了全国,获得全国少年赛冠军,并以“小棋王”的资格直接参加个人赛,后进入辽宁省专业队。

1989年冬天,省象棋队解散了,火车头体协向宋国强发出了邀请,又将他推上了神圣的棋坛,多年征战,他曾获全国象棋少年赛冠军,辽宁省象棋个人赛冠军,全国铁路系统冠军。

1992年10月,在北京中国棋院举办的“棋王杯”全国个人赛上,他先后逼和特级大师胡荣华、徐天红,战胜特级大师李来群,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获得第10名,终于达到了中国象棋大师的标准,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1992年代表火车头队夺得全国团体冠军,2003年荣获“磐安伟业杯”象棋大师赛亚军,“鄞州杯”2007年全国象棋大师赛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