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象棋文化

象棋 卡卡西大人 4557 字 11个月前

于是就会发现,中国象棋的棋手改行下国际象棋都很快就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甚至可以成为顶尖棋手。为什么国际象棋的棋手下中国象棋就不灵了呢?至今尚未听说哪位国际象棋高手成为中国象棋高手的。

前一段时间听说中国象棋协会在欧洲活动时,有一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在多面打车轮战中逼和了中国象棋的特级大师。但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消息而已,便再无下文了。

比较两种棋,其实学习中国象棋比学习国际象棋还是要困难一些的。国际象棋的子力没有什么太多的花样,就是直线和斜线运动,而中国象棋的每个兵种都各具特色。估计西方人想要很快适应,并且能运用自如,实在不容易。然后中国象棋的蹩马腿、塞象眼、拆炮架这些玩意估计西方人一看就昏头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底蕴的不同,西方文化就是直来直去,遇到问题都是凭实力干;中国文化刚好不同,往往嘴上说“宁在直中取,不往曲中求”而实际上呢却恰恰相反,往往软实力比硬实力更能决定结果。

这种智慧,西方人想很快就学会简直是天方夜谭,那么下不好中国象棋也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小编倒有个奇特的想法,估计英国那些玩“斯诺克”的高手对中国象棋倒有一点就通的可能。

今年43岁的安格斯十分喜爱中国文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他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医科大学的中医学专业。尽管安格斯不太懂中文,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谢谢”、“你好”,但他对中国象棋十分痴迷,每年在当地举行的象棋比赛活动,他都设法参加。

据说,安格斯曾因工作需要,经常去墨尔本一家较大的图书馆查阅资料。他见那里收藏有围棋和国际象棋的书籍,并且还有供游客下围棋和国际象棋的活动室,却唯独没有中国象棋的书籍。于是他找到图书馆负责人询问,不料这位负责人反而责问他:“你懂中国象棋吗?因为这里没有人下中国象棋啊!”听到这句话,安格斯很生气,马上就和这位负责人论理,最后在他的多次请求下,这家澳大利亚最大的图书馆终于添置了有关中国象棋的书籍,并辟出一间供人下棋的活动室。此后,安格斯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到这家图书馆下棋,还常常为象棋爱好者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他义务教象棋的这件事,还上了当地的报纸版面。

作为一名地道的洋人,安格斯曾多次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世界象棋锦标赛,并在2007年的第十届世象赛上获得非华越裔组第6名。下个月,他又将代表澳洲参加在广东惠东举行的第13届世象赛。他告诉记者,这次亚象赛他自费来到悉尼,做一名义工裁判,主要目的就是为下个月的世象赛作准备,“当然,能见到这么多高手在一起比赛,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安格斯说:“象棋太深奥了,所以我十分希望能有个好老师,教我掌握更多的象棋技巧。”

这个世界上象棋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你一定会认为是中国,其实不然,在东南亚的小国-越南才是象棋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全国六七千万的人口,超过两千万人会下象棋。

其中更是涌现不少的象棋高手,比如象棋开拓者,六冠王梅青明,第一代扛旗人-象棋世锦赛殿军、象棋国际特级大师郑亚生

辉煌时期,阮氏双子星,阮武军,阮成保,二子直接撑起了越南象棋的一片天,长期占据团体赛世界第二的位置,阮武军和梅青明仙去后,阮成保更是撑起了整个越南象棋的一片天,都是差一丢丢就拿世界冠军了,其中最接近的是09年世锦赛最后一轮对阵赵鑫鑫,阮只需守和即可夺冠,但是憾负六脉神剑赵鑫鑫的飞刀之下,委居亚军。10年亚运会,官和马炮士象全残棋竟然负于洪智的车马士象全残棋,至此一蹶不振,阮再无争冠良机,11年后退出象棋舞台。

虽然后期涌现的大批有实力的棋手,如阮黄林、吴兰香、赖理兄等,11年的亚锦赛虽然在阮黄林的带领下拿了男子冠军,但是并没有击败中国的选手夺冠,冠军含量一般。反倒是女子大师吴兰香击败了广东的陈丽淳夺得冠军。含金量巨大!赖理兄也被做为外援请到中国征战象甲。希望他们能再建立越南象棋的黄金年代!越南象棋海外最强当之无愧!

第八百三十八章象棋文化

国际象棋,相传起源于亚洲,是亚洲人的创造发明,它已有着将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它的发源地,六十年代以前,苏联的棋史学家认为是在古时的印度,五六世纪时在印度流行的四方棋是原始国际象棋的前身,这是国际象棋的印度起源论。但近十余年来,英国、南斯拉夫、苏联等国的棋史学家著文提出许多反证材料,指出国际象棋和中国传统的象棋一样,都是由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度十分流行的六博棋逐渐演变而来的,因而他们认为国际象棋的最早发源地不在印度,而在中国,是欧洲人把它改造成现在这种国际象棋的。目前,关于国际象棋源流之争正在世界国际象棋史学界广泛展开。国际象棋的真正故乡究竟在何处,若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从我国出土文物看,早在北宋以前饰有“琴、棋、书、画“图案的织锦上,表示“棋“的就是一

个由8x8黑白格相间的小格的国际象棋棋盘,可见至少在千年以前,我国民间已有类似现在流行的这种国际象棋。

十九世纪中期,国际象棋开始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1924年曾被列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同年成立了“国际棋联“。目前,国际棋联主办或委托成员国协会举办的重大世界性比赛有: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世界团体锦标赛、男女个人世界冠军赛、大学生世界团体赛、少年世界冠军赛,以及各大洲的国际象棋团体赛。至于各种杯赛、邀请赛、大师赛、特级大师赛、等级分赛等更是不可胜数。象棋说到象棋,有人把它的发展分为七个时期,即孕育期、童年期、争鸣期、高潮期、中落潮、鼎盛期和稳步期。传说其鼻祖是“博“:“艺该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追些。成枭而牟,呼五日些。“昆即玉,六博亦昆蔽象棋。用象棋一词指六博始见于此。当然象棋与六博的形制完全不同,六博是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局戏,象棋则是一种靠智谋、技术、修养等较量的竞技运动。由于六博与后来的象戏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象棋“一词的诞生,孕育着日后象棋的产生,故将“象棋“名词诞生之时至南北前周武帝字文邕制《象经》前,这一段时间称为象棋的孕育期。象棋的起源的众说纷纭,有说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有说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有说起源于战国之时,也有说起源于北周武帝之时。象棋的发展可以分为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的象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象棋;隋唐时期的象棋;北宋时期的象棋;南宋和元代象棋的发展;明、清象棋的发展等。有关象棋的传说也不少,大致上传播最广的是虞舜为了教育他的弟弟发明了象棋,每日与其弟在牢中对弈,因为他弟弟的名字叫象,才称为象棋。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一书中也承认象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古代中国人模拟战争而创造的一种游戏。虽然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但由于国际象棋在西方的长期发展,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两者在规则、走法上具有差异,尤其是两棋完全反映出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色。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渊源悠长,中国象棋是土生土长的国粹,国际象棋虽起源于印度,但却是十四世纪开始在欧洲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上世纪初形成了现代国际象棋的雏形.因此,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对比,实质上是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对比.

现在我们来看它们的五大差异:

差异一:兵的差异.

中国:5个兵,过河才能横走

国际:8个兵,直走斜上方吃子,冲到底线可以升变为车马象后中任意一子

中国的小兵,干到头还是个兵不象西洋棋,到了底线有本质上的变化,039奴隶终究会变将军039,只要付出努力所以西方名言:039不想当将军的不是个好士兵039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的名言是:039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039两者的境遇,真是天壤之别!

差异二:马的差异

只有一条,中国有拐子马,西洋没有!

虽然只一条,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对方的棋子阻碍我,倒也罢了自己的棋子,也不让我过,什么道理?039马在中心的八面玲珑039在中国,还是有条件的,不好的话,不定有多少自己人会拌住你的马腿!内耗不解决,难以成大事留学西洋成风,这又是一个理由

差异三:相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