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将所有的紫气都吸收完毕,好似方才方易之的动作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并且这周围一公里地方的紫气尽皆都被鲸吞牛饮,让其在一瞬间空荡荡了起来,而这紫气在一地好似拥有固定的数目,若是被消耗也不会弥漫过来。
“一饮一啄,尽在因果流转之间,倒是有趣,现在整个渝都同此地的因果也就斩断了,不用我亲自动手,倒也省力。”
骤然,方易之的面色一变,而后消失在虚空之前,如此被震慑的村名开始惊慌起来,人见到为之力量首先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害怕惊慌,纵使虔诚的信徒也不会例外。
泰山玉皇顶一个衣着好似农家老汉的老者一拂衣袖,靠在脚边的小电驴就消失了,而后看着抬起头看向紫气内部。
“不错,不错,速度很快,看来修为没有落下。”
玉皇顶方寸之地,纵使这浩荡的紫气也没有环绕,片刻之后一道人影出现在老者一丈之外,微微躬身:“弟子方易之见过师祖。”
被称之为师祖的老者转头看着他,“你我并非一门,用不着如此。”
方易之坚持无比的严肃,这涉及到儒家教义:“不可,天地君亲师,吾辈自当敬畏。”
每一教都有不可触及的教条,这已经深入了骨子里,这也是他人立教之根本,作为外人不当攻讦他人教义,纵使无心也可能不死不休。
虽说老者知晓他如此定然会没事,不过他也没有坚持,而是抬头看着浓浓的紫气问道:“易之,八千里紫气东来,灵气复苏,你有什么看法?”
方易之深吸一口气,“万年之前圣人门就已经预料但这种情况,师祖也是其中之一,不应当询问弟子。”
老者仿若师长敦敦教诲一般说道:“易之君子慎独不错,但不该一味的规避,那当失去了进取之心,你们儒道中庸之道在于平和,并非不争不取。况且老道是为圣,即便只是一个分身,当也有一丈天地,万法不侵言出法随。”
方易之还是站在老者一丈之外,这是对于圣人的尊敬。
“师祖说的是,易之受教。天轨同,八千里紫气东来,灵气复苏,这辉煌的大世已经揭开一幕,虽说天道至公,不过那些隐藏起来的上古诸派恐怕不在其中,天雨虽宽,却也不能润泽每一生灵,况且也并非每一生灵尽皆能够承受的起。”
老者抬起头看向华夏九州,在他眼神之下,能够透过浓郁的紫气看到一些隐藏的宗派,诸子百家的传承都在随同紫气降临这个世界,大世辉煌甚至有成圣作祖的机会,他们如何会不疯狂。在自身的道途之下,规则人性注定尽皆都可以抛弃,长生之路注定不会太平。
老者点点头,没有回答他,反而是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衍万物。大道煌煌,泽被万物,不该被阻断。”
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方易之:“何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