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半渡而击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623 字 11个月前

刘黑子脸上得意,指着收获,“高掌旅,如何?”

高义欢并没回答他,他目光注视着眼前的睢水,发现不少人已经涉水到了对岸。

过了河的士卒,并没有停留,而是争先恐后的往宁陵县而去,生怕别人抢先一步,先拿下宁陵城。

高义欢远远看见几面青旗在前,应该就是王家屏等人,而西岸的士卒见了对岸的人马已经往东南而去,纷纷焦急的涉水过河,怕迟了汤都不剩。

河上原本的一座桥,被人为拆毁,小袁营在残骸的基础上,已经重新搭起了一座木桥,人马正拥挤着过河。

高义欢看见这一幕,在抬头看向远处,是一片起伏的丘陵,不禁皱眉道:“都尉,归德有多少明军,由谁统领,可曾摸清呢?”说着,高义欢指着河对岸,“这个地方太容易被半渡而击了。”

河对岸的丘陵中,数千官军隐蔽于树林内,山丘后面更是藏了近千骑兵。

这支人马有三千多人,大概一营兵,旌旗半卷的藏在丘陵内,士卒们手持兵器,目光注视着渡河的流寇,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一名穿着青袍的文官,站在一名身穿山纹凯的明将旁边,拱手道:“刘总兵,流贼来势汹汹,归德的百姓,就仰仗刘总兵杀贼了。”

明将是总兵刘良佐,他本来与黄得功一起再打张献忠,近些时日才被调到河南,作为援汴诸路兵马之一。

“好说,只要梁大人备好钱粮,杀贼的事,本将自然责无旁贷。”刘良佐豪气的挥了挥手,目光注视着西岸,随口说了一句。

这时他看见西岸又来了一队精锐的闯军,于是忙拿出心爱的单筒千里镜观看,视线落在了高义欢一伙人身上。刘良佐放下千里镜,以为闯军头目到了,于是脸上冷笑,“儿郎们,准备了!”

睢水西岸,刘黑子轻笑道:“归德的明军不过三四千人,我们这么多人,你怕什么?”

高义欢耐着性子,“这里被水隔开,一旦遭受攻击,东岸必败,西岸见东岸一败,再被乱兵一冲,必然也要大败。如果明军再有骑兵,那我们都要完蛋。”

刘黑子本来要让高义欢看看他的斩获,听了他的话,又怒了起来,“你敢诅咒老子……”

刘黑子正要斥责高义欢,东岸忽然一声号炮传来,惊得刘黑子满脸愕然

如果不是刘黑子顾忌李过,就高义欢方才的态度,他肯定要再踹高义欢一脚,或者把他拉出去直接砍了。

帐篷内,刘二和王家屏都是刘黑子的心腹,自然没人支持高二哥,而二哥也没打算再劝,只要刘黑子不拉他去就好了。

刘黑子的人马就那样儿,就算死了,对刘黑子而言也没啥可惜,他搏一搏无所谓,但高二哥的人马,可是耗费心血才带起来,要是死伤惨重,重练耗费时间不说,他也没运气再抓个范东陵回来。

刘黑子不屑的看了高义欢一眼,怒声道,“闯王围困开封半年,没见一个明军敢来解围,他们早就吓破胆了。现在我们十多万人南下,明军怎么跟我们争雄。”

说着刘黑子故意盯着高二哥,一字一顿道:“传老子命令,明日一早,王家屏你先走,刘二随后,老自要先占睢县,再拿宁陵县。”

次日一早,王家屏就领着人先走,不多时,刘二也领着人马追赶上去。

让高义欢没想到的是,除了刘黑子外,还有几队人也是一大早就出发,看来都想拿下睢县。

高义欢也想冲在前面,好大肆搜刮一些钱粮,不过理智却战胜了他心中的贪念。

他对明朝末年的历史知道一些,不过却不细致,只是知道一些大事件的年份,历史留名的大人物的命运。

他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传庭死而明亡矣!”

这说明孙传庭败亡,是大明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的事件。

眼下,孙传庭刚到陕西,不仅活的好好的,还想着练兵扑灭流寇,便说明大明还未到最后时刻,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太过嚣张,谨慎一些为好。

高二哥觉得大明朝还有些实力,没到谁都能欺负的时候,这时还不能轻视明军。

再者,当初他兴高采烈在城下收尸,结果养肥了就被拉去做炮灰,攻打开封城,有这个教训在,高二哥更担心被自己人坑。

现在他最多算枚棋子,甚至连枚棋子都算不上,每一步都必须要小心一些,不能冒失。

不过能像高二哥这么想的人毕竟不多,对于各支人马而言,睢县城内的钱粮,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等高二哥拔营时,已经有十余股人马,向南急奔而去。

小袁营十多万人,漫山遍野的而行,虽然都是流民,但毕竟都是拿着武器的人。

这么多人马聚集在一起,足够给人壮胆,大多数人都认为官军早缩到商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