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军器图说》了解一下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551 字 11个月前

只是一瞬间,六枚铁弹砸在两里外的试炮墙上,如同重锤一样,砸出了六处凹陷。

高义欢看了看眼前的情景,心头狂跳,不禁一声喝彩,“好!”

真是拆迁的神器,有这种大炮,什么城墙轰不塌呢?

一旁的陈汇廷和王老汉,见高义欢的反应,不禁纷纷都松了口气。

高义欢扭头过来,“陈器监,你们这次做的很好。铸炮的工匠呢?本将要计一功,给予奖赏。”

陈汇廷忙回过头来,叫来几名走路一瘸一拐的工匠。

高义欢一看,就想起只前自己下的命令。

他觉得这些人在孙传庭那里造过红夷炮,而且明朝仿造红夷炮已经多年,便认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这些人能给孙传庭造好,不给他造好,所以一怒之下便让人打了军棍。

这些匠人其实冤枉的很,孙传庭那边造炮时,工匠已经磨合,而他们刚来这边,等于重头再来,没全炸已经很不错了,没想最后居然还吃了军棍。

这让匠人们认为高义欢比孙传庭还要严苛一些,纷纷有些紧张的上前。

高义欢见了,自是不会因为他们这次造好了,就为上次打他们道歉。

他板着脸道:“本将赏罚分明,你们这次立了工,每人赏银三十两,待遇再提高一级,每月多发一两工钱。”

孙传庭手里没钱,只罚不赏,众人听了高义欢的话,立时大喜起来,一棍一两银子,这棍子划得来。

“我等谢过将军,谢过将军”

高义欢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陈汇廷道:“陈器监,火炮的事情,你做得不错,我在交代你一个任务,你帮本将办下来,本将有重赏。”

陈汇廷还有大把的事情没做完,闻语只能勉为其难,“请将军吩咐!”

高义欢笑道,“你听过毕懋康这么个人,还有他著作的《军器图说》没有?”

(感谢贼阿七的1100,云月天的500,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能支持正版,给作者动力)

打仗,除了精兵粮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器械精良。

两个月前,高义欢要出征山东时,曾视察过一次兵器作坊,不过情况并没有让高义欢满意。

七月二十八日,高义欢接到王老汉的报告,火器坊新铸的大炮已经脱模,请他过去视察火炮。

上次视察时,陈汇廷给高义欢说,六月就能造出火炮,但实际上,火器坊造的第一批火炮,并不理想,三门中便炸了一门,炸膛的概率非常高。

这些工匠原来是给孙传庭铸炮,本来不该出这样的事故,不过毕竟关中的工匠并没有全来,有的还来自不同的作坊,高义欢并没有将孙传庭的工匠全部挖到。

这次是第二批火炮,高义欢估计陈汇廷是有了把握,才敢叫他去试炮,不然在他面前又炸一次,高义欢便又得打他们板子了。

高义欢听说炮已经造好,心中还是十分高兴,毕竟这次要去攻襄阳,没有大炮可不行。

左良玉那厮并不简单,高义欢不弄几门炮,吓吓那厮,他未必会放弃襄阳。

清早,高义欢收拾后,没吃早饭,便来到了兵器作坊。

这让王老汉、陈汇廷,还有工坊内的工匠都高度紧张。

高义欢回来之后,便过问过工坊的事宜,得知三门火炮炸了一门,二话不说,就把铸炮的工匠,打了三十军棍,直接负责人,也都罚银,降级。

高义欢对于铸造的知识有限,也提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铸造中遇见的问题,毕竟他不是这个专业的。

明朝火器最大的问题,就是炸膛。

高义欢攻克这个难题的方法,非常的简单粗暴。

就是一手银子,一手军棍。

简而言之,就是造一批铳炮,质量过硬,那就赏。

如果质量不过关,炸膛概率在三成以下,就吃军棍,三成以上直接砍头。

当然这其中还有细规,有些情况,则不在此列。

比如说,在研发新器械时,多炸,甚至全炸,便都没关系。

高义欢立下的规矩,只对已经通过测试的成熟武器有用,并不是完全粗暴的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