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梦庚摇摇头,“这个还不知道,只是城外盛传,沿江布置的人马,并未发现闯贼踪迹。孩儿怀疑是有人故意散播的消息。”
听到这里,左良玉镇定了一些,遂即不快道:“是不是乡民不想交粮,所以故意造谣?或者是张献忠派人过来,想扰乱本帅的阵脚。”
“有这个可能!”左梦庚道:“前段时间收到消息,李自成正忙于东征,不太可能这么快南下。”
左良玉点了点头,觉得是张献忠故意造谣的可能性大一些,但还是警惕道:“这件事马虎不得,你赶快派人查清楚,然后禀报我。”
“父帅,现在城外乱得很,人派出去,很难收的回来。”左梦庚阴狠道:“我看还是孩儿带几千人马出去,一面打探情况,一面给这群刁民一点颜色看看,不然他们真反天了。”
左良玉点了点头,“我们父子镇守襄阳多年,让乡民免受贼祸,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些人不知感恩,你去教训一下也好。不过你要切记,主要的目地,还是查看闯贼的动向。”
“父帅放心,儿明白了。”左梦庚当即行礼,便转身出去。
不多时,左梦庚便过了汉水,到了樊城,然后调了五千左军,涌出城门。
金秋时节,又到了收获的时候,左军大爷们也想分享这种丰收的喜悦,不过城外的刁民却只顾自己,最近越发不像话了。
军爷辛苦剿贼,收你们点粮食怎么呢?刁民们抗征,拒不交粮还不算,居然还敢杀人,将征粮的军爷赶回城,这就有点不识抬举,而且影响极其的恶劣。
左梦庚掌管左军的后勤事宜,早想抽时间治一治这些抗法的刁民,给他们一点教训。
这时大军刚出城不久,前面一队十多人的左军,便仓皇的奔回来。
左梦庚当即让人拦下,叫过来询问,“怎么回事?”
“将军,我们去陈家镇征收粮食,遭到了乱民的伏击,黄主事被乱民打死了。”
左梦庚听了顿时大怒,黄主事是他小妾的父亲,乱民居然打死他老泰山,真是反天了。
左良玉在襄阳作孽太深,百姓恨兵,不恨贼。
这也是历史上,左良玉想要在汉水造船避贼,襄阳百姓却纵火烧船,摆酒焚香迎接李自成入襄阳的主要原因。
而当李自成一片石战败的消息传来,河南、山东、山西等地闻风反叛,大顺在襄阳一带的统治却十分稳定,也与左良玉的功劳分不开。
这时大军还没开拔,四野八乡的村民们,便纷纷赶来。
不仅是王体中惊掉了下巴,前面的高义欢也十分惊讶,别处的百姓都避贼不及,襄阳的百姓却主动投靠,看来左良玉真是很不得人心。
不过高义欢看着漫野而来的乡民,还是提起了一丝警惕,扭头对赵柱子道:“派人去问清楚,让他们先停下来,不要靠近大阵。”
李自成和张献忠并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在襄阳百姓眼里,就算他们是混蛋,也肯定强过左良玉。
左军二十余万,大都是乌合之众,自然没有什么军纪可言。
他们打仗不行,祸害乡民却没有问题。
左军抢劫财物和粮食还是小事,连耕牛和种子都抢,还侮辱妇女,随意杀人,就让乡民不能忍受了。
流寇抢了一次,便去下一个地方继续抢,至少挪个窝,乡民忍一下,还能熬过去。
左良玉在襄阳一待就是几年,襄阳府的绅民,无论贫富都经不起他的折磨,早盼望着李自成过来。
现在,他们终于盼来了。乡民也不管顺军到底怎么样,总之先赶走左良玉再说。
毕竟他们已经被左军抢的清洁溜溜,再坏还能比现在更坏么?
王光泰一将消息放出去,附近的村民立时就沸腾了。
军阵中几名骑兵奔驰出去,将涌来的乡民逼停,不多时,骑兵就带着几个汉子和老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