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老孙很被动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307 字 11个月前

明军拿下夷陵州,就能堵住张献忠出川,进入湖广的道路,同时也打开了收复四川的通道。

高义欢立时就判断出,明军和西军之间,关键的决战,必是爆发于夷陵,而不是在荆州。

“义成,可曾探知双方兵马的分布!”高义欢继续问道,

这一战他是火中取粟,且关系重大,必须知道更多的细节。

高义成忙从胸口掏出白绢,呈上来在高义欢身前的案台上铺好。

这是一副手绘的荆州地形图,上面不仅有山川地理、河流城池,还标注着明西两军的大致兵力。

高义欢一看,眉头一挑,脸上赞道:“义成啊!有长进啊!”

“这都是新收的玄衣卫绘制,大帅决定招募一些锦衣卫,真是明智之举!”高义成到不敢居功。

“这些人确实有能力。”高义欢点了点头,不过遂即话锋一转,“不过你也不能太过依靠他们,要尽快培养一批信得过的兄弟出来!”

“大帅放心,卑职已经从军中选了不少弟兄,吸纳进入玄衣卫!”

高义欢微微颔首,“好,你说说这图!”

高义成随即上前,指着地图道:“据卑职探查,孙可望共有人马五万人,原本分守荆州各城,但何腾蛟西征后,孙可望将其余县城兵马,全部收回,只守夷陵州和荆州两城。其中夷陵州由西军大将冯双礼镇守,有兵马一万五千余众,孙可望则领三万五千人,坐镇荆州。”

高义欢微微颔首,孙可望将兵力收缩,防止被个个击破,只留夷陵和荆州互为犄角,算是明智之举。

这时高义成继续道,“何腾蛟兴兵十万,五万人攻打夷陵,三万人藏于夷陵州与荆州之间的松滋附近,估计是等孙可望救援夷陵时,从侧面包抄孙可望。另外还有两万人马,并千艘船只,则在公安监视荆州。”

高义欢听后不禁有些惊讶,看局势老孙很被动,何腾蛟可以啊。

进入大航海时代,海权国家逐渐兴盛,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失败,更是让大英帝国独霸数百年。

不过因此就说陆权低于海权,也不尽然。

近代国家中,执牛耳者,当属大英帝国和德意志帝国。

这两个国家,各有特点,一个是海权国家,一个是陆权国家,代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他们的方向不同,则是由于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还有国家基因所决定。

你让德意志专注于发展海军、让英国专注于陆军,显然不太可能,这两个国家也不可成功。

因此作为一个国家,该怎么发展,该注重哪些方向,得考虑自身地里和文化等等因素,要是跑偏了方向,加错了点,那情况可就麻烦了。

高义欢现在的地里位置和所占的区域,同样决定了他再怎么鼓励商业,也比不过江南地区,很难走依靠商贾的道路。

纵观历史,常常可以发现,历朝历代以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社会稍微稳定,就有那么几个地方,硬是要比别处繁荣、经济要发达。

为什么会如此,则是由于地理,还有当地的文化和社会风气决定,而这种文化和风气给地方赋予的基因,则至少需要百年才能形成。

高义欢现在控制的区域,都是传统的农业大省,这决定了他必然要走大陆主义、大陆军主义的路线,而他要扩充陆师,最快的办法就是通过军功授田,迅速培养一批大地主军事贵族出来。

当然这必然会种下扩张和毁灭的隐患,但大国兴衰,就像新陈代谢一样,有其必然性存在。

世间从未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任何一项政策和制度,都不可能永远对社会有利,只要眼下能起到作用,那以后的事情便交给以后的人来解决。

高义欢在谷县外的营地,巡视一圈之后,便快马奔回襄阳城,直接进入府衙内。

此次南征,关系魏军今后的发展,高义欢将整个幕府,几乎都带到襄阳城。

这时高义欢来到府衙前院几间屋子外,这里是六曹官员和帅府幕僚办公和处理事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