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高渔夫来了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208 字 11个月前

孙可望则一拔马缰,边往下走,边吩咐道:“马维新,本王给你五千人马,你多打旌旗,虚张声势,返回荆州。其余众将,随本王避开松滋明军,直奔夷陵,同冯双礼里应外合,先破了围攻夷陵之敌。”

“末将领命!”马维新立时抱拳,随后又道:“大王,您得注意安全啊!”

孙可望却继续道:“本王领兵先走,你暂留此地,稍后再虚张声势,引兵撤离。”

宜城之南,三十余万流民,分大小三十营,驻扎在城外的旷野里,白色的营帐一座接着一座,一望无际。

从郧阳过来的流民,被初步分营后,便赶来宜城,就等高义欢一声令下,便要滚滚南下。

不过高义欢和他的精锐人马,却并没有在宜城,而是已经悄悄南下,已经进入明军控制的承天府地界。

这时在荆门州北面的一处山丘地带,近两万大军,正在夜幕的掩护下,向南疾速而去。

为首大将正是高义欢,经过两日昼伏夜行,这天清晨,两万大军已经抵达了荆门州城外三十里。

荆门州在荆州北面,听名字就知道,是荆州的门户。

从着里向东南方向,沿着汉江支流权水而下,就是马洪山的一个存粮点内方山,往南而去,就是荆州,往西南过当阳,便是夷陵。

高义欢听向导说,已经快到荆门州,遂即便下令,让大军就地休息,并派斥候封锁周围区域。

这时魏军将士们,纷纷取出干粮,草草吃了几口,便抓紧时间休息,高义欢则把众将找来,商议夺取荆州的事宜。

高义欢与几人坐在一块草地上,扫视了众人一眼,便开口道:“从情报来看,明西两军,鹬蚌相争已有多日,现在该本渔夫登场,来解决这场争端,还荆州百姓一个安宁了······”

荆州之战,持续已有些时日,战事逐渐陷入焦灼之态,不过大体而言,明军凭借兵力的优势,还是占据一定的上风。

荆州城,孙可望得知明军去攻夷陵后,便猜到了明军的意图,未敢轻举妄动。

他先让人探查,果然在松滋一带发现了明军活动,便知道明军意图围城打援,想让他去救夷陵,然后切断他回荆州的道路,同夷陵的明军前后夹击,将他灭在夷陵城外。

有鉴于此,孙可望料想冯双礼一万五千人马,固守一段时间并没有问题,于是不救夷陵,反而突袭了公安对面的明军大营。

明将张先壁不备,被孙可望杀得大败,明军败退三十余里,损失五千余人,才重新下寨。

这时在明军新立的营寨外,隆隆的战鼓声响起,漫野的西军对明营继续发动攻击。

近万包裹着土黄色头巾的西军将士,大举进攻明军营寨,西军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数千士卒扛着数十根撞木,拥着盾车、短梯,如潮水一般向寨墙杀来。

张先壁退到此处,营寨才刚刚立起,防御并不完善,营垒在西军的冲击下,顿时就摇摇欲坠起来。

寨墙内,明军火铳连连轰击,箭矢如雨落下,西军士卒顶着盾牌,密集的箭矢叮叮当当射在盾牌上,不时就有西军士卒被射倒。

明军营寨外,没来得及设置多少障碍,不多时,前面的西军士卒,就冲到寨墙边,并抱起横木撞击寨墙,后面的西军弓手,则不停的往明营中射箭。

一时间,天空中腾起一片箭雨,箭矢如同飞蝗一样,战事瞬间激烈起来,张先壁挥动战刀,连连格挡箭矢,身边的士卒不时就被流矢射倒。

这时西军士卒,已经撞倒一段寨墙,明军与西军开始激烈的近战搏杀。

本来张先壁两万人马,坚守营盘,完全不惧孙可望来攻,只是他没想到孙可望不救夷陵,反而会来打他。

其实杨文岳早交代过,让他紧守营盘,便是一件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