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尼堪是多铎的左膀右臂,居然被派出去攻击军堡,高义欢立刻意识到多铎的意图。
高义欢抬起头来看向李定国:“定国,被你说中了。龟孙想先拔两座军堡!”
李定国神情有些严肃,不觉间开始为高义欢操起心来,手指着两座堡垒,“这两座军堡,觉对不能有失,一旦丢了他们,襄城就会被孤立起来,同南岸的联系也会被清军斩断。”
高义欢点了点头,直起身子,果断下令,“传令吴世昭,等候本王信号,一旦襄城南门打开,骑兵杀出,便让他派人马过河,与孤王南北夹击攻堡的敌兵。”
李来亨当即抱拳,“臣领命!”
这时在清军主阵,多铎看见攻击襄城的人马损失惨重,他亲眼看到一架接一架的攻城塔倒塌,看见云梯和鹅车,燃起熊熊大火,登城的清军纷纷坠落,脸上肌肉不自然的抽搐着。
魏军不敢同他野战,当起王八来,确实是一把好手。
攻城战中,巨大的伤亡,让众多清将有些触目惊心,不过多铎却只是阴沉着脸,切齿道:“再上!”
襄城中是魏军的主力,不将他们牵制住,尚可喜和尼堪攻击军堡,必遭受骚扰,所以为了顺利拿下军堡,多铎能够承受伤亡。
这时尚可喜、尼堪领着人马,已经迂回到襄城的后方。
两人一左一右,各对准了一个军堡,堡垒并不大,最多只能容纳三千人,而两人的兵力,是堡垒的十倍。
这时随着清军接近堡垒,堡垒上一阵呼啸,腾起团团白烟,尚可喜便见二十多枚炮弹砸来,在地面上溅起一团团的泥土。
尚可喜攻过魏军的军堡,知道会遭受火炮的轰击,他三万人马并未列成密集的阵型,而是散开了向军堡挺进。
这时尚可喜看了军堡上飘的旗帜一眼,有个赵字的都尉旗帜,应该是魏将赵明冲,并非魏军主要战将,但也是个中上层的人物。
尚可喜眯着眼睛,在堡垒火炮射程范围外,勒住了马缰,但他手下的士卒,却拥着器械向前推进。
这时,襄城南面“轰轰”几声炮响,城头腾起硝烟,炮弹落入清军步军中,开始于军堡的火炮配合着,轰击接近的清军。
几乎是同一时间,迂回到右侧的尼堪军,也遭受了炮击,阵中腾起一道道泥柱,士卒发出声声惨嚎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这一次多铎是下了本钱,不仅仅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军力,同时也很注意士卒的防护。
高义欢是个强大的对手,同高义欢作战,即便是胜了,清军也会损失惨重。
为了保存清军的实力,即便是江北的降军,也准备了大量的器械,绝不大规模的暴露在魏军的火铳,弓箭之下,不能仗没打完,炮灰没了。
守卫襄城的北面的是刘体纯,城下的护城河,在之前的战争中,已经被尚可喜填平,为清军的进攻,提供了许多便利。
多铎一声令下,清军开始发起对襄城的三面围攻,同时尚可喜和尼堪两人,各领三万人,绕过襄城向襄城后方迂回,去攻击两座军堡。
因为此前两翼各有一万人马,牵住了两侧山地中的魏军散兵,所以尚可喜和尼堪能够贴着山地,向两座军堡进发。
此时,由于距离的原因,襄城北面首先面临清军的冲击。
清军中号鼓一起,便有近万清军,拥着十多架攻城,云梯,推着盾车,向着北城扑来。
清军士卒,盾车在前,步军在后,队列中高耸入云的器械夹在其中,给手军巨大的压力。
虽说多铎的主攻方向是襄城背后的两座军堡,但是并不代表对襄城的攻击就是玩虚的。
事实上,为了把高义欢的兵力,牵制在襄城,多铎对襄城发动三面围攻,也是认真的,并非是佯攻。
对付高义欢,必须要全力以赴。
这时刘体纯注视城下,像蚂蚁一样涌来的清军,看见与城平齐的攻城塔,越来越近,顿时挥刀指挥着,敌台上的火炮,瞄准了这些大型的器械。
攻城中,这种大型器械,对于城墙威胁最大,要是不能在他们接近城墙前,将其摧毁,一旦靠近城墙,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清军就能源源不断的冲上城墙。
这时在敌台上,一门千斤左右的大将军炮,轰的一声,腾起一团白烟,炮弹呼啸而出,可结果却直接打偏,落在一座空城塔的旁边,将两名低头向前的清军打翻。
炮手们二话不说,重新清膛装填,湿刷子伸入炮口中,水汽蒸发,发出一阵滋滋声响。
炮弹很快装填完毕,一名炮手负责重新调整炮位,开始进行瞄准,身后却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提醒道:“瞧准了再放,这炮一失手,鞑子就搭上城头了!”
“你娘个劈,聒噪!你来放啊!”操炮的士卒,额头冒汗,头也不回的大骂一声。
在他身后,一名军官顿时要上前削他,刘体纯却一挥手,拦住了军官,示意没事。
“轰”的一声响,炮身向后一退,远处三十步外,一座攻城塔顿时“嘭”的一声,木屑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