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高义欢便大步走出军帐,一行人不行到关城外,选了道路旁的一处斜坡,爬上去观察。
高义欢抽出千里镜,看了看关城,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剑门关位于两座绝壁之间,像是刀劈下来的一样,根本无法攀爬。
关城倚着一面绝壁,用石头和墙砖堆砌而成,城墙并不长,关城前没有空矿的地面,只有一条宽半丈的台阶连接关门。
这就是说攻关时,大型器械不能用,只能扛着梯子,攀爬狭长的台阶去攻关门,一次投入的兵力,大概也就是数百人,多了堵在台阶下,根本起不到作用。
守城的士卒,只需要用弓箭和火铳集中轰击关门前的台阶,就能阻止魏军登关。
高义欢放下千里镜,皱起了眉头,“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在高义欢窥视剑门关时,关城上的夏国相发现了一群人,似乎是在窥视关城,他微微皱眉,直觉告诉他,魏军主攻的方向,或许就是不可能被突破的剑门关。
夏国相脸色一沉,忽然吩咐部将道:“高得杰,你带人将关门封堵起来!”
关宁军兵力少,关外的地形也难以偷营,夏国相怀疑,魏军主力到了剑门关,为了以防万一,他便决定封闭关门,准备迎接魏军的猛攻。
将领闻语愣了下,反应过来,连忙抱拳,“是,末将遵命。”
说完,他便转身下城,带领属下士卒,搬来石块、沙袋,封堵关门。
夏国相脸上露出冷笑,如果高义欢选择从剑门关入川,那他这次便已经失败了。
等本将把关门堵住,任凭你有千军万马,也只是送死的份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
这时孙可望在一众部将的陪同下,正查看兵器的铸造,周围“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铁匠们挥汗如雨的锤炼,打出一把把的战刀。
孙可望随手抽出一根刚开刃的刀条,问一旁的徐以显道:“这种刀一天能打造多少把。”
流寇的特点就是人多,西军虽然建国,但依然保持这个特性。
虽然孙可望被迫放弃了成都,但西军的兵力却没受到什么损失,整个川南、川东依然还有近二十万人。
人多,除了粮食消耗惊人之外,器械的损耗也十分吓人。
西军并没有完善的补给体系,兵器衣甲消耗巨大,孙可望只能自己想办法,打仗至少要有把刀吧。
看得出来,刀条的锻造水品很粗糙,可是没有办法,西军是流贼出身,加之张献忠此前也不重视,所以西军的工匠能力实在有限,冶炼精铁的技术也不过关,只能铸造劣质的战刀。
徐以显是西军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幕僚,相当于大顺军中的李岩,是早期就跟随张献忠的谋士。
他回道:“大王,这种战刀一天能打造三百把,不过我们的原料不多,而且没有精铁,已经打造不了多少把了。这种刀身的强度很差,对砍几次,刀刃就卷了。臣以为不如多造枪头,耗费的铁锭要少,而且战场上一寸长一寸强,适合士卒使用。”
孙可望眉头微皱,他将刀条横握,示意艾能奇,“四弟,你砍一刀!”
艾能奇闻语,抽出宝刀,一刀劈下,刀条立刻就被劈砍出一个两寸的口子,几乎要被斩断。
孙可望脸色有些难看,将刀条放回,对徐以显道:“就依丞相的意思,暂时先多造枪头,不过同时也必须要多弄些铜铁过来。”
孙可望同高义欢和吴三桂交手后,深深感到了西军在器械上的差距。
此前西军打左良玉,打四川的明军还行,一遇见强敌,人数的优势便不怎么管用了。
因此孙可望也希望,能铸炮,能锻造兵甲、火铳,精选锐士,使得西军变成一支精兵。
“贵州和云南矿产丰富,大王可考虑派遣一支偏师,将这两地收取。如此既能获得资源,同时又能获得纵深!”徐以显拱手道:“这两地广阔,可是却没有什么兵马驻守。贵州只有曾英一支精锐,云南则在土司沙定洲手中,大王要取之,易如反掌。”
重庆的曾英被刘文秀赶到了贵州,西军要灭他,确实不难,而云南沙定州不过是土鸡瓦狗,孙可望根本不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