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知道,与明悟,完全是两回事,两种概念。
因为这些都是别人所教授的知识,并非自己所悟。前世佛家有知见障一说,知识多,懂得多了,能随口描绘出某一个境界,明一切方式,甚至熟悉所有的细节,仿佛什么都知道了一般。
但是没有亲身经历并没有感受,终究是镜花水月,一碰即碎。在这明悟之时,懂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难以明心见姓,需得大契机,大机缘,才能遗忘知识,换得明悟。
所以很多时候天生愚笨之人何容易就迈过去,聪明人反而心思重重更难以通过。
王毅想要炼制一件人道至宝,就必须要体验这万丈红尘。
前方的道路宽阔许多,王毅骑着毛驴跟随着商队前进,蜿蜒曲折的山路,坎坷不平,不过比起栈道已经好了很多。时间一晃已到了下午,长长的商队已经出了山道,一个路口,王毅和商队告别。
王毅并未继续行走,看到路边有一处茶摊,王毅拍了拍黑驴,驴子自行就走到,王毅下了驴子,直接做到茶摊上。
这茶摊也是奇怪,并没有什么二前来招呼,只有一壶茶水和几个粗瓷大碗放于桌上。想要喝水自己到就可以。茶摊主人却是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书生。
这人是个中年清隽的男子,满脸的书卷气,似是饱读诗书,但是所做这一切却大相径庭。在此地架锅,添材,点火,煮水,放一些碎茶叶,掺入几味药草……
忙活了半天,盖上锅盖,中年书生长出了一口气,对着王毅和蔼地一笑,从怀中掏出书册、笔墨,或是翻阅,或是记录,口中时而念念有词,时而击节赞叹,旁若无人,自在幸福。
茶摊众人也不以为怪,茶水没了就自取。王毅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书生。听周围的人闲谈,这人姓沈是附近建南城的地主家二子,因为兄长已经出仕所以自己就不能在参加科举。
再加上其喜欢四处游学,记录民间传说,游侠故事,神怪故事。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此摆个茶摊,也不去卖茶水,就是想听走南闯北的客商讲些各种故事,自己记录下来。
这个中年书生,做这事显然不是一天两天了,过往商人也明其意,根本不需多说,喝上一碗大碗茶,坐在此处歇歇脚便讲上一则故事,或是轶闻,或是亲身经历,或喜或悲,尽数被中年书生,录于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