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我又亏了

大晋太宰 青山铁杉 2159 字 11个月前

“他敢?这是和朝廷针锋相对么?”杨英狠狠一拍桌案道。

“他敢!记事颜严已经去做了!”走进来说话的是燕国中尉杨乾,同样是弘农杨氏杨英的本家。两人方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都估计不到燕王这么凌厉,直接摆明了告诉二人自己不会在把封国的佃户放到盐场了。

“这可如何是好?”没想到司马季真敢这么不配合,杨英反倒气势一弱。本来杨英以为来到北平郡接收盐场是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刚来到幽州就被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马上杨英又想起了杨骏,立刻酒肆胆气一壮道,“燕王此举也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我立刻就让人快马禀报太尉,只有北平郡有人么?从其他州郡调人,一样可以维持盐场运转,以为这么一点小手段就能让我知难而退,做梦。”

几天后,杨骏就接到了杨英的消息,对着左右心腹微微一笑道,“燕王性情激烈,但我不会和一个未及弱冠的宗室一般见识,竖子还是年轻,就好像以为区区一个燕国便是整个天下一般!立刻从周围州郡召集佃户迁往北平郡,不是不让封国的佃户继续晒盐么?正好,我们一个燕国的佃户也不要!就从并州征发吧,那离得近。”

“殿下真不应该如此啊,太尉掌朝,这样不可取啊!”找了一个机会,许猛还是和司马季通了个气,“并州刺史王仲兴已经奉命,迁徙户籍来北平郡了。”

“哦!”司马季面不改色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这就说明你们又赚了,我又亏了。

“淮南王司马允被杨太后招入朝了?是杨骏上表的?”司马季回府之后消化今天的消息的,这太尉大人的有些操作,他这个凡夫俗子真是理解不了。

对比最近的动作,楚王司马炜和淮南王司马允先后入朝,杨骏应该是打着用宗室牵制总是的主意,晋朝诸侯王虽然多,就藩的也很多。但出镇地方的就不是很多了,司马季这个燕王当然也算是出镇,不过平州其实并不重要,兵权也有限。

从曹魏遗留下的制度,目前晋朝兵权最重地方有三个,关中、荆州和淮南。关中自不必说是当先对付蜀国的军镇,也是司马氏最早掌握的兵权,当然十分重要。荆州也好理解,则是南下的必经之路,曹魏时期就有曹仁驻守。至于淮南么,司马氏掌权过程中,淮南接连三次叛乱,当然也很重要。

其他藩王掌握着比较独立的军权、财权、人事权,这是事实,可是并没有大到捅破天的地步。比如财权,诸侯王只能收取封国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上缴国库;人事任命权,诸侯国内的核心职位由中央安排人选,所以诸侯王明明有自己的封国,可是就是待在京城不走,非得在皇帝跟前转悠,把封国的大小事务交给信得过的人打点。

而关中、荆州和淮南、都是司马炎的亲儿子驻守、分别是秦王司马柬、楚王司马炜和淮南王司马允,现在楚王和淮南王先后入朝,几乎就破掉了司马炎遗留拱卫晋朝的布置。

“用宗室牵制宗室?也真亏杨骏想得出来?”司马季想明白之后直咧嘴,他就不明白洛阳就这么好?在他看来领兵在外比在洛阳争权夺利强多了。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亲兵靠得住,就别想那十几万中央禁军了,从东汉中期以来,中央禁军就有参与政变的记录,到了现在都不知道参与多少次政变,简直成了传统。

司马季就觉得幽州是无比安全的,要是去了洛阳,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没准哪个禁军校尉都能砍了自己的脑袋。无非就是和洛阳联系不方便,留在京城更有利于随时接收朝廷最新动态,也更利于升迁,以便于直接进入朝廷中枢。在封国享受不了天大的权力,却得承受天大的压力,如果政敌在朝中打小报告,龙颜大怒,自己的仕途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