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休整,船上的士兵们基本上都缓过了劲儿,也多亏士卒多为南方人,至少并不对水泽陌生,,才没出现大规模士兵晕船现象,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为接下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精锐士兵,在夜幕的掩护下,顺江疾驰而去。没过多久竟然就碰到了拦路虎,必须要说明的是,拦截的不速之客,让南夷校尉心情很差。
很快,再次有人上报沟通没有效果,李毅拍案而起大骂道,“真是有意思,真以为我这个南夷校尉是假的,给我冲过去,把对方的战船给我抢过来,正好本将的水军船只不够呢。”
宁州军水军一言不合就继续向前,同时船只上的弓手,弓拉满月直接将眼前的不到百名真腊士兵射成了刺猬,尸体从船上落入江中,激起一阵阵水渍。
一不做二不休,李毅让军士摇动令旗,在到达扶南国之前,先把这个不知死活的小国给收拾了,至少要保证把对方的水军收为己用。如果不是时间紧迫,李毅都想要趁此机会学一把燕王,把这个不知进退的小国灭掉。
“记着,我们一定要在夜间靠岸,这样可以在黑暗的掩护下休息一阵。本王当然也希望,大军靠岸就立刻展开突击,不过军士们一定有人坚持不住,既然不行,那就一定要让黑夜掩护我们,一旦天亮立刻展开突袭!”比起刚上船的时候,司马季已经好多了,那股飘飘欲仙的劲减轻了不少,这才有精力微操。
“这点殿下放心,广州水师也是久经战阵,所属士卒都是沿海的渔民,对大海十分熟悉,想要在夜间靠岸,应该不是问题。”陆机面色如常,显然比司马季这个旱鸭子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此时正在燕王面前谈笑风生。
“本王是放心的,只是不希望百日以来的准备付之东流!”司马季说着话,觉得腹中有些饥饿,便让侍女拿来一点水果用来充饥,他不想在左摇右摆当中出恭,现在连饭都不敢吃。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大概什么时候能到岸。
广州水师虽然在海中,但距离岸边并不远,只不过不在肉眼的视线之内而已。司马季最害怕的就是这个距离,其实很容易碰到单独出来打鱼的渔船。所以安排了十几艘战船,在钢架靠岸的海域行驶,伪装成商船,一旦发现可能走漏消息的渔船,悄悄地靠上去,将这些渔民抓获,这也是为了他们好,现在被抓,总好过被大军击毙。
真到了靠岸的日子,燕王已经觉得自己和南亚的苦行僧到了不相上下的境界,然而他还是不能靠岸,只能走出船舱看着太阳什么时候落山。
夜幕降临,水师准备靠岸的那一刻,南征统帅强忍着心酸不哭出来,总算结束了。
司马季对此战抱有厚望,甚至比对林邑期望都要大,首先扶南立国已经不少年头了。国内的积累肯定比林邑国要大,是一个好的抢……嗯!散播王道的对象。
幽州苦寒之地,燕王其实很穷的,抛去燕王府的五千万钱,六千匹布帛,三千段丝绸,二十二各县的封地,一千多个侍女,相邻的晒盐场,没发现的铁矿和平州的军权,司马季其实身无分文。
再者,林邑是惹了晋朝,在司马季还没有来之前,林邑国就知道晋朝要南征。并且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所以这种有准备的国家,让燕王散播王道的过程有些不顺利。
但扶南国不同,他们并不知道燕王临时决定扩大散播王道的规模,所以并没有整装待发,而是一如往常的生活,再者这个年代不论是任何国家,除了国土中间是海洋的罗马帝国,都不会把第一个威胁方向放在海上。
扶南国就算没有放下疑虑,首先关注的也是东面的陆地是不是有晋军要西进的迹象,如果没有,那就是天下太平,百姓继续安居乐业。
而晋军这次就顺着海洋过来了,这样有心算无心,司马季大概率面对的是没有准备的扶南国,太好了,燕王从来不以敌人手无寸铁为耻,还能提供绳子把自己绑起来最好。
“如果是同时出发,宁州军应该比我先到目的地。”司马季估算了一下时间,顺江而下有顺流的关系,肯定比他从海上不断调整要快。就是不知道南夷校尉府的效率怎么样了。
在扩张上司马季能参考的经验其实有限,只有两个王朝一直在燕王的对比当中。一个是汉朝,另外一个是清朝。在他看来,也只有这两个王朝的扩张算是有成绩。
打下来要占得住,形成稳定的疆域,不能莫名其妙的撤军,把土地当成鞋垫随便一扔。唐朝就有一个边打边丢的毛病,今年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过几年六百万平方公里,再过几年九百万平方公里,一个皇帝才执政十年,国家版图已经变换好几次。
至于某个号称大哉乾元的,一路推到北极圈的疆域明显是经过地图开疆的,司马季觉得,可能是那个王朝的优点实在是太少了,不符合存在即有道理的常识,只能在版图上想想办法。
我大清显然在南方没什么建树,司马季只能从我大汉的开拓南方的过程当中吸取一下有效的经验,至少目前他有助力。那就是宁州,宁州的上层是中原人,虽然在整个宁州中原人其实是少数,本地人才是人口多数。
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不像是后世王朝云贵地区全变成土司。如果不是中原陷入战乱,这个早应该被消化掉的土地,也不会重新变成了半独立地区。
晋朝之所以南北都出现吃力的情况,司马季认为,最主要还是人口损失太大,强撑着汉朝的版图已经有些吃力,碰见人数众多的民族聚集区,总是有些心有余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