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含苞待宠 读读 2576 字 11个月前

“本宫何喜之有?”虽是问话,德妃的柳眉却已高高扬起。

“太妃把那孟夫人招进宫来,不是正合了娘娘的心意,相信假以时日,娘娘就能达成所愿。”

德妃笑眯了眼,却是说道:“是福不是祸,这得看机缘造化了。”

明德帝换下朝服,坐在御书房内与众臣议事,心头仍被菡萏宫前整齐排放的十颗琉璃所扰。

那是他与莲花儿之间的秘密。犹记得莲花儿刚开始学算术时,他因琐事缠身毁了与她的约定,将她惹恼了,她捡了五颗石子儿排在他的面前,说她对他有五分生气,要他好好地哄她。之后这事儿成了秘密的习惯,偶尔莲花儿恼了他,就在菡萏宫外排上石子儿,意为她有多恼他,警惕他要小心。记得她惟一一次排上十颗子儿,就是因她病中不让她出宫去放风筝,她强撑着在宫外排了十颗琉璃。

因莲花儿恼他的时候极少,近侍也不知那排兵布阵是何意。只是为何今日,会突地出现在菡萏宫外?

……若是有人想利用这事儿引起他的注意,他定要此人生不如死。明德帝捏紧了手中玉玩,眼底染上噬血之色。

议事告一段落,顺安趁机进来禀道:“陛下,奴才派人去查了,只是早间宫仆稀少,竟是没有看见有人在菡萏宫徘徊,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有奴才在附近看见了一个眼生的女子,未着宫服,像是自宫外进来的。”

“那女子是谁?”

“这……好似是淑静太妃今儿召进宫里陪伴的全雅怜。”

又是全雅怜!“太妃要她长伴身侧?”

“回陛下,正是如此。”

明德帝眉头紧锁。

湛莲陪着太妃用了早茶,与她在侧殿说了会话。淑静太妃是她的生母,她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湛莲自是了如指掌,她一面与太妃闲话,一面还能分神于方才的请安上。

三哥哥的妃子看来并未增多几个,贤妃、文嫔、柳嫔都是老人了,德妃、曹美人和钱美人是新来的,只是照方才看来,倒是德妃独大了,连全皇后都忍让几分的模样……这德妃美则美矣,内秀似不过尔尔,怎地三哥哥就宠爱了她?况且,良贵妃怎地不见,莫非她还在因丧子而伤心?

湛莲心有疑惑,一时却也不能问出口。

太妃吃完茶,又要进佛堂。湛莲略为不解,母妃其实是个爱热闹的性子,当初研习佛法不过是缅怀和敬皇太后罢了,平常只习早晚两堂课,平时并不着素衣,如今怎地这般虔诚了?

她不免好奇,寻了机会问洪姑姑,洪姑姑道:“这是太妃为与永乐公主祈福设的,自永乐公主薨,太妃这法事从未间断过。”

湛莲动容,看向母妃消瘦背影不免鼻酸,只觉自己真真是个害人精。

太妃进了佛堂不需陪伴,湛莲回了西殿里屋,专心抄写昨夜未及抄的经文。

午间淑静太妃出来,湛莲陪她用了午膳,将抄好的经书呈献太妃。太妃看了很是满意,直搂着她说她是个好孩子。

二人又说了会话,太妃正要午歇一会,却听得御驾到了。

淑静太妃很是高兴,忙让湛莲等人外出接驾。湛莲自袖中拿出一方丝帕遮于面上。太妃不解,问她为何以纱遮面。

湛莲答道:“陛下曾有御旨,不准妾出现在圣驾眼前,如今须接驾,惟有蒙面。”

太妃怜悯叹息。

御驾已进了宫殿,湛莲等人在正殿门前下跪接驾,明德帝看也不看跪下之人,径直跨入大殿。

待湛莲再入偏殿时,太妃与皇帝已坐在榻上喝茶了。

湛莲看向好似许久未见的三哥哥,心里头欢喜不已,直想跑上前去与他撒娇说话,早上对他的怨气顿时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只是明德帝冷眼看来,才使她满腔热情浇熄,这会儿的自己还是他最为厌恶的人哪。

她福了一福,轻轻走到太妃面前站定。

明德帝一见全雅怜就抑制不住满心的嫌恶,原想的试探也没了耐心,他冷淡道:“何人敢在朕面前遮面?拉出去打十板子。”

湛莲暗自叫苦,她就最怕三哥哥全然被恨意蒙蔽。

幸而太妃连忙止住,“天家这是错怪她了,她原是有你的旨,故而不敢在你面前露面。”

湛莲在明德帝面前跪下,“臣妾全雅怜,叩见吾皇万岁。”

明德帝并不叫起,“又是你?朕不是说过莫要再出现在朕的眼前,你可知违抗圣旨该当何罪?”

太妃见皇帝神色不豫,暗道低估了他对全四小姐的憎恨之情,她打了一句圆场,让湛莲暂且退下。

湛莲起身时无奈地偷瞄了皇帝一眼,只求他早日放下成见,否则他二人要何时才能相认?

待湛莲离去,太妃亲自为皇帝斟一杯茶,略带懊悔道:“这事儿怪我,没有早些与陛下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