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片山河都如同炸裂一般。
大地开始剧烈颤抖,山川倒塌、海水倒流,无尽的血色淹没了苍穹,遮天蔽日。
在那漫天猩红中,却有一点寒光骤起。
那点剑光起初很弱,很快却势如破竹般自横而生,迅速将那血色撕开一道道口子。
无穷无尽的刀芒与剑气在半空中相撞,灵气爆裂,耀眼的灵力余波照亮世间,气势滔天。
玄华右手掌心一翻,体内灵气澎湃而出,黑白相间的道图在长剑之上隐隐成形——蕴含着世界本源之力的古老剑阵瞬间将苍仑淹没其中!沧桑的守护之剑夹在剑阵中心,呼啸而去。
那一时刻,仿佛有万千英灵萦绕于其上,如同天帝旨令,即将弑魔。
与此同时,苍仑周身气血冲天而起,滚滚红云好似血色之雷,交织着魔界的天地法则覆盖了剑纹。
两者相遇——
这股气韵之浩大,令在场之人无不毛孔倒立,感受到强烈的生死危机。
震耳欲聋的响声传来,罗仙剑宗内冰雪万年不化的内峰向下倾斜——伴随着弟子们的尖叫声,以山腰为界限,半坐山峰彻底坍塌。
而这只不过是因为它与这乾坤剑阵的小小一方擦肩而过。
这宛若末日般的景象在人界各个地方上演。
无论是修士还是凡人,都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眼前这日月陷落,万物湮灭,感受到生命在逐渐的消逝。
“砰——”
蕴含着死意的冥气如同星河夜空,凝固住天空,扭转了日夜,黑暗在刹那间降临人界。
苍仑是对这些生命毫不在乎的——身为魔尊,他对生命有一种近乎本能般的漠视——更勿论如今他的情绪正处于失常的状态。
他竭力想让自己忘掉来这里的原因,以及那个来自别人的吻——可还是不行。
他嫉妒。
他嫉妒到几乎发疯。
他应该嫉妒吗他不应该吧他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这里的呢——
这种陌生的情绪让他浑身的血液都滚烫了起来——伴随着体内灵气的一次次激荡,苍仑脑海中那些缺失已久的记忆越渐清晰。
又来了。
男人弯了弯唇角,自虐般地想到。
每一次都是这样——当他情绪不稳,或者梦中醒来的时候,这些该死的片段就会断断续续地出现。可当他真正要去搜寻,串联它们时,总有朦胧的迷雾将完整的记忆遮盖,令他如水中捞月一般,做着无用功。
可这一次比之以往好似有些不一样——
或许是因为找到了那个人的关系,这一次出现在苍仑脑海中的回忆要更加的完整——
那是一座空中琼楼。
男人站在高台之上,凝神望着天地。
有一名少年伴在他身边,时不时抬头看一看男人俊美的侧脸。
再比如云气缭绕间,颤抖的天地冕,以及挣扎的天尊……
这些回忆真的属于他吗?
或者说——
真的是这个世界吗?
………………
在苍仑忆起那些片段的同时,天空开始了陷落。
巨大的黑洞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仿佛界灵震怒,即将毁灭这世间的一切。
护宗大阵起不到任何作用,伴随着山峰洞府的陷落,罗仙剑宗几近毁于一旦——而剑宗已经算是较好的了,其他地方更是如地狱降临。
在苍仑骤然缓下攻势时,玄华也同样默契地按住跃跃欲试的剑灵。
虽然玄华很想就此斩掉苍仑,但身为道尊,他需要暂先稳定目前几近崩塌的局势——这绝对不是他与苍仑的交锋所造成的。
比起斗法的后果,这简直像是界灵死亡,一界坍塌的先兆!
玄华来不及细想,出手灵气喷涌间,本能般地去维持天地间的平衡。
可尽管他为人界第一人,法力通天,可仍旧无法止住一整个大界连锁般的毁灭——玄华长袖一挥,只能救下眼前的掌门以及长老们,在同一时刻,却有更多的生灵死亡在他的面前。
他无能为力。
玄华以为自己应当会有些情绪波动的——可他没有。
纵使道尊大人再冷心冷情,也应当心有苍生,庇护天下道统,如此才可真正入得大道。
但如今面临这灭顶之灾,玄华没有惊讶没有怜悯没有悲伤,他甚至觉得天下苍生都可有可无。
好像自从化形以来,玄华一路修至化神,情绪都如千年寒冰般未有过波动,直到遇见林知之。
就好像他的一生就只是为了等待这么一个人。
——为他生,也可以为他死。
玄华停下了动作,极其罕见地蹙起眉头,内心升起了一个极其荒谬的揣测。
在人界,没有人比道尊大人更懂天地法则的诞生以及毁灭,也因此,他更明白如今的情况意味着什么。
——这天地毁灭的速度,愈加快速了。
几乎是顷刻间,苍穹俯瞰之下,皆为废墟。
在世界毁灭的那一刻,苍仑彻底忆起了那折磨他无数个轮回日夜的全部回忆。
以及另外四人。
在当时同玄华和苍仑一般,苏驭也有着同样的感觉——他发现的甚至比玄华还要早些。
他身为苏家的嫡长子,有父有母,负担着整个家族的重任,尽管他生来性情凉薄,但也总该有些留恋,可事实恰好相反。
他能够为了林知之毫不留情地转投魔界,对正道没有丝毫感情,在双修大典上见到昔日父母也起不了任何涟漪。
迦殊和凤钦也是如此,一个身为海皇,却对海族只有责任而无感情;另一人对父母的感情也远远没有他应当的那么深刻……
他们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全都是同一人。
而这个所谓的“人界”,也不过是为了唤醒林知之感情所塑造的上清幻境。
他们五人作为幻境的支撑,必须维持稳定,否则幻境便会崩塌。
如今当这个世界彻底崩塌,苍仑五人,以及林知之也在仙界中睁开了眼睛。
黑发少年用力摇了下头部,让那些尘封太久的回忆再度涌入他的脑海之中。
——那真的是太远太远的事情。
久远到那时的心情,他都已经记不清了。
说到底,一切不过是一个“情”字。
林知之生于仙界,为灵界万物之灵的化身——这名头说起来牛逼哄哄,但放在真仙界,也不过是万千仙灵之中排行中等的一环。
不过好在,他长得好看(……),在这仙界活的也算自由自在。
一切都始于那炉丹药。
那时林知之与好友打赌,他能够偷来元君月前炼好的丹药——他的确是做到了,赢得了这个赌约,不过也受到了元君的惩罚。
老元君平日里对林知之很是喜爱,倒也没有过于苛责,只恶趣味发作,往黑发少年嘴里塞了一颗丹药。
一颗化形丸。
若有兽类服下,可立刻修成人类仙体,而本就是人类形态的仙人吃了——则会化为兽形。不过好在,这丹药是有时效性的,只需七日,便可失去药性。
林知之嗷的一声,变成了一只通体雪白的小兽,被老元君揪起来宠溺地摸了摸头。
小兽呜呜了两声,用爪子推开老元君,屁颠屁颠准备回到住所度过这难熬的七日。
在路过花池时,林知之顿住了身体,一股本能(……)诱使他走近草丛中,翻着雪白的肚皮,圆滚滚地在享受着日光的照耀。
不知过了多久,一双手将他抱了起来。
林知之有些昏昏欲睡,冷不丁脱离地面,有些奇怪地眨了眨眼。他抬起头时,径直撞入了一双漂亮的眼眸。
——这里的漂亮并不是指外观上的好看,而是指那双眼睛中涵括的内容。
那双眼睛里有一种变幻莫测的无常,仿佛见过了世间万物沧桑,因而有着漠然,却也时而有着近乎宽容慈悲的温度。
那一瞬间林知之想到了灵娥仙子口中景色甚美的往生池——他想,眼前这个人的眼睛一定比那池水还要好看几分。
那个人将他抱在怀里,用修长的手指摸了摸他的下颚,什么话都没说,离开了这里。
林知之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后来被抱着走了一段路后,他才开始试图挣扎——但那个人显然仙力要高他太多,不过手指微动,就将他牢牢按在怀中。
他记得这个人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而后听见仙神们恭敬地唤他:“天尊大人。”
——原来是他。
雪白小兽动了动耳朵,心中想道:
那个传说中比天帝还老(?)还可怕的天尊啊,可那般高高在上的人物为什么会突然来这中重楼阁?还要把他带上?莫非他这身体化作了什么奇怪的兽类?
天尊将林知之一路带到了他所居住的九重天之上,仙界之巅,将他放在桌子上,喂了它一些吃的。
林知之没忍住,愣是给吃光了,才乖乖地坐在一边,等着天尊的下一个动作。
天尊将他放在玉桌上,自己却走出了这宫殿。
小兽屁颠颠地跟上,却见天尊正背手而立,向下俯瞰。
林知之也好奇地跳到栏杆之上,往下探头探脑——因着这仙体,他能够透过云雾,看到了中重天的花池。
咦?莫非天君一直在暗中观察他们中重天?这、这有什么意义吗——
林知之胡思乱想间,莫名窜过了老元君的名字,这次景色一变,他又看见了老元君在他的灵药阁内炼制一炉新的丹药。
这竟是可以任意查看九重天每一处的奇特地方。
林知之心中一凛,背上的毛发都给炸了开,瞧上去就跟个小狮子似的。
天尊收回视线,伸出手给他顺了顺毛,眼神又复归那一处。
林知之不敢再造次,也就安静地趴在一边,向下看遍了中重天每一处。
——那时林知之以为天尊同他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要在很后来,他才知道,天尊的左眼可见世间因果,右眼能分万灵轮回。
他们在同一个琼楼眺望,映入眼底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是风景。
天尊看见的是贯彻过去与未来的缘、因、果,而林知之看到的,是“现在”。
………………
林知之以兽型在那九重天上待满了七天。
他发现天尊是一个相当冷淡的人,他能够就这么不言不语地站上好几天——在那七日里,他几乎没有听过这个人开口说话。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也许天尊是寂寞了,所以才在“暗中观察”到他的时候把他抱过来作伴。
于是在大部分时候,小兽都是很乖巧可爱地趴在男人怀里,陪伴着他度过了整整七日。
在第七日时,天尊显然是知道真相的——他亲自将小兽送回了中重天。
七日后,林知之恢复了人形,却再也没有同天尊一起俯瞰中重天的机会了。
天尊是一个很高很远的迷。
林知之接近过那个迷,窥见过天尊的某一面,因而起了遐思,想要更加靠近,乃至拨开那个谜团。
他开始想念那七日,逐渐发展到了日思夜想的程度,他费尽心思去搜索有关天尊的消息——他知道了天尊本名叫安胤,是这仙界最惹不得的人物,也是最神秘的人。
林知之能够打听到的消息仅止于此。
再后来,那七日几乎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梦。
他想要接近那个男人,想要以人形告诉他,问他为什么那日要出现在花池,还要将他带上九重天——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林知之一修至上仙,成功脱离了中重天。
他一路修行一路立功,终于在一次朝拜之上,见着了天尊。
可再也没有然后了。
林知之用尽一切争取来的机会,天尊却看也不看他一眼,径直路过了他。
那一瞬间的绝望淹没了林知之——他一方面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天尊眼中和这众生没什么不同,另一方面还残留着那七日的希望……
直到他有一次鼓足勇气,冒着巨大的风险,去问那七日的问题——可刚开口,天尊就毫不留情地离开了,没有丝毫的停留。
于是林知之终于知晓,那七日不过是一时兴起。
这场闹剧的从头到尾,就只是他一人的独角戏。
林知之从理智上万分明白,他应该放下,可爱情这种东西,缠绵刻骨,怎可叫人轻易忘却?
他尝遍了酸涩苦楚,也无法放下那段单恋。
每日的刻骨相思叫林知之痛苦不堪,最终他选择了遗忘——他没有去跨那奈何桥,也没有饮下忘情水,他硬生生地剥离了自己的情丝。
情丝刻骨,尽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