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仗不是白打的(第一更)

崇祯十一月十八日,紫禁城。

初雪,万籁寂静。

乾清宫内的紫檀香烟缭绕,皇帝身披一件貂绒大衣,站在大大的地图上,手中拿着一根黄金铸造的龙头权杖。

气氛有些凝重。

毕自严出列说道:“陛下,这一次收复台湾,一共出了12万颗炮弹,新出海的战船20艘,每艘配置50门火炮,一共增加1000门。炮弹生产、制作费用是20万两,20艘战船从制造到出海是500万两的耗费,火炮耗费150万两,加上其他,一共投入700万两(约50亿元)。”

“另外28艘战船是第一批制造出来的,战船本身的制造费用是600万两。48艘战船,人员和辎重加在一起的费用是100万两。”

“福建水师的出战,需要50万两。”

“这是算上了所有的后勤补给。”

“最后,这一次战争,投入1450万两(约100亿元)。不算战死后的抚恤和战胜后的犒赏。”

毕自严的每一个字都让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内阁大臣们在一边一言不发,国税局大臣也沉默不言,军委会大臣都默不作声。

这当然是天文数字了。

皇帝站在地图上,低头似乎正在聚精会神看着地图。

仿佛看了很久,崇祯才说道:“如果收回台湾,打通安南,每年可以增多多少收入?”

“如果每年能够从台湾和安南运回3000万石粮食,朝廷每年可以增加480万两净收入。”

“如此,可能还要派兵攻打安南,若是如此,臣保守估算,攻打安南的总投入在1000万两。”

“攻打台湾和安南的总投入预计不会低于2600万两(约180亿元)。”

“按照这样的投入和收入,至少要五年之后才能全部收回投入的,而且这五年,朝廷还需要向台湾和安南派入大量的官员,所以臣保守预估,需要8年时间。”

这些算得人都心惊肉跳的。

但不能不算。

治理国家可不是像权谋小说里那样天天在比谁会算计谁。

治理国家,是真的要会算账的。

战略和战术,都是根据财务状态和社会资源配比来定的,绝不是主角龙傲天朝苍天一声怒吼,四海就乖乖来朝了的。

崇祯看完地图,将金色的龙形权杖放在台湾那个地方,他说道:“这个账不是这么算的。”

毕自严道:“老臣愚钝,请陛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