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到此处。
史书上记载的是浑河之战。
援军部队川浙总兵陈策,率领秦邦彦麾下3300名白杆兵和戚金麾下3000名江浙兵,到了浑河南岸。
就是崇祯此时的站的地方。
陈策看到沈阳已经失陷,救援任务已经失败,决定撤军。
但命令遭到了诸将反对。
诸将认为虽然沈阳已经失陷,但军令仍在,怎么能不战而退?
裨将周敦吉等人言道:“我辈不能杀敌救沈,乃在此三年何为?”
看到部下人人请战,陈策便取消了撤军命令,派秦邦屏(秦良玉兄长)率领3300白杆兵先渡河北岸列阵,自己带着3000江浙兵在南岸留守。
努尔哈赤见白杆军布阵北岸,打算调集大量战车再作战。
但是建奴刚刚攻下沈阳,气势正盛,不将明军放在眼中,前锋营轻视明军,便贸然对明军发动了突袭。
结果呢?
一上去就被白杆军吊打了。
白杆军3300人。
当时的八旗多少人?
万人左右。
不仅被吊打了,还有参将(军长级别的将领)被活捉。
这下将八旗打懵逼了,努尔哈赤这才赶紧调集大规模军队。
但白杆军凭铁血般的意志力,正面击退了八旗三次!
后来李永芳那狗汉奸找来火炮手,用火炮冲击血战中的白杆军,才结束了战争。
而白杆军几乎全军覆没,秦良玉的两位兄长战死。
江浙戚家军亦没有撤退,全部在浑河边战死。
崇祯看着这滔滔不绝的浑河水,对卢象升说道:“当年的白杆军和戚家军,就是在这里殉国,六千儿郎,血染浑河水。”
“今日,朕就为他们逃回一个公道!”
“陛下还记得他们,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会瞑目。”
“记得,他们的名字都在忠烈祠,浑河之战已经被写入新学教材中,所有人都不能忘记。”
崇祯底气十足。
他当然有底气,经过八年的改革,大明朝已经开始脱胎换骨。
大明朝再也不是当年的大明朝。
新政的改革之效,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