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蒸汽时代(第二更)

没有人知道崇祯现在有多缺钱,军队在外面打仗,物资绝对是充足的,但他们绝对不知道皇帝现在连借的钱都快没了。

倒是袁崇焕最近上报了个数字,辽东抄出了300万两。

但这也绝对不够第四季度的军费。

不知道朝廷财务表的还在大肆赞美盛世来了。

真正看过朝廷财务表的估计会绝望。

不过,崇祯并不无绝望,因为朝廷每天都有大量银子在进来。

现在无论是税收,还是国营商社,营收都还不错,至少勉强能撑着。

至于到底赚多少钱,得年底才能知晓。

听陈子龙汇报完后,崇祯便去了一趟北京制造局。

徐光启年龄也大了,现在黄宗羲进入北京制造局,协助徐光启做文书管理。

来北京制造局,主要是了解现在蒸汽机的产能如何了。

蒸汽机已经进入第三代,无限接近瓦特蒸汽机,甚至在半年前,北京制造局已经开始与纺织机结合成功。

基本原理制造已经全部打通,现在主要是在优化如何与更多的纺织机结合起来。

这是为了扩大纱布、丝绸、棉布等产能。

例如以前手工时代,一天能生产1万匹布,进入蒸汽时代,一天能生产20万匹布,而且工人只需要以前的三分之一。

以前国营的纺织业一个月能净赚30万两,现在一个月就能赚700万两(工资减少,成本下降)。

当然,前提是蒸汽化全部普及。

而目前来说,蒸汽机和纺织的结合,才刚刚在北京制造局开始。

一旦真正做到蒸汽机和纺织的结合,产量进一步暴涨后,大明朝那时候才真正开始开挂。

为什么这么说?

那个时候,国内2亿多人的市场可以满足了,甚至用几年时间就能打饱和,将布料的价格都打下来。

不仅如此,还能对海外进行大规模倾销了。

主要,是倾销!

什么是倾销?

就是薄利多销,用数量争取价格优势,将海外各国的纺织业全部打掉。

那个时候,别说南洋了,源源不断的丝绸、棉布运往欧洲,大半个欧洲全部用“大明制造”,想想那个场面。

那时候,崇祯还会缺钱么?

那时候,大明朝还会缺钱么?

有钱了,各行各业都可以发展起来。

甚至建立国际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