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皇帝是个大忽悠(第一更)

“你投五十万两(约325亿元)进来,我保证一年后便100万两。”

听到田充的话,张凡不由得感慨,大明朝的商人果然非浪得虚名。

谁说只有西方人能发明出股份制的?

你看,大明的商人这不就无师自通吗?

这就是商业中的投资理念嘛。

由皇家银行投资部牵头,在民间投资了不少实业,近些年民间的商人就在尝试着学习。

当然,相关的律法尚未出来。

张凡说道:“如此甚好,不瞒你说,我就是个挖煤的,对经商没太大兴趣,也不懂,如果田老板愿意帮我的忙,那自然是极好的。”

田充一听张凡答应了,当下心中大喜。

今日是什么好日子,竟然来了个暴发户要投这么多钱?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张凡继续说道:“为了表示诚意,这五万两是定金,后面的四十五万两,我让人在一个月之内拿过来。”

田充当场心里乐开了花。

他脸上已经堆满笑容:“初次见面,张公子如此信任在下。”

“田老板,咱就是个挖煤的暴发户,跟您这种靠本事经营的没法比,承蒙黄大人器重,咱才搭上您。”

田充见钱眼开,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也充分的暴露出一点:田充这种商人就是依靠朝廷新政扶摇直上的,在经商的过程根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不知道这是张凡在给他下套。

也难怪,毕竟是改革新政的第一批商人,目前商业化竞争还有大片空白,商人门槛是很低的。

有人会拒绝钱吗?

大概没有人会拒绝钱,更别说五万两(约3250万元)。

崇祯见田充收钱了,心里就放心了。

“对了,田老板,我是出来武昌,不太懂,需要怎么给上面一些东西?”

崇祯这已经问得相当直接了。

这就是典型的钓鱼执法啊!

田充刚收了崇祯五万两,心脏都还在剧烈跳动,防备心理已经卸了一大半,再加上是黄连平推荐过来的。

田充基本上排出了崇祯是廉政督察府的人的嫌疑。

他笑道:“张公子,咱这里已经不流行直接送钱了,廉政督察府管的严,这里是武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