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一个激荡的年代,也是属于沿海新城的年代。
在内陆各地还是一片田园风光的时候,沿海已经率先开启了商业大时代的浪潮。
朝廷在台海战役的胜利,预示着海洋贸易的全面拉开。
也的确如此,皇帝一路南下,先驻留上海,在上海做了许多布置。
随后抵达厦门港。
崇祯十二年十月十二月,厦门歌剧院,皇帝发表了他著名的讲话。
有许多人会认为,最近发生了太多商人越权的事,朝廷会收紧对商人的扶持,甚至在政策上开始禁止商人从事一些商业活动。
但是皇帝开篇就直接点题了:
“改革十一年,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我们的粮食增产2倍,我们的水泥路开始贯穿各省,我们构建了从安南省到沿海各地的航线,还打通了南洋与沿海的商路,这些成就,都是官员、百姓,一同齐心协力完成,也有在场诸位的功劳。”
“厦门是一座新兴的大城,它代表了东南沿海的商贸,是走在改革前沿的,诸位是在见证一个新时代!”
这并不是要说最近的严峻形势,而是在肯定这些年厦门的成果。
厦门和上海,无疑是沿海两个标杆。
但这几个月,陆续发生了广州、上海等事件,民间要说不恐慌是不可能的。
那些商人做了不少反叛朝廷的事,但不代表所有商人都做了那样的事啊。
要知道,商业中,大商人毕竟只是少数,他们掌握巨额的财富。
但真正的商业,是依靠无数中小商人支撑起来的。
他们有的只是家庭作坊,有的只有十几人规模,中型的也就四五十人规模。
他们可能是水泥路修建的一个小工程队,也可能是小型运输队,或者手工艺人。
大商人抓住了主要的政策红利,他们则是配合进来,分一杯羹。
当朝廷对那些有名的大商人进行审查、清洗的时候,会不会打击到整个商业?
当然会!
甚至会人人自危。
然而,皇帝这开篇,无疑让许多人心头一震,随即悬着的心也落下来。
朝廷的大方向,依然是鼓励商业的。
是的,依然鼓励!
这才是治国之道。
不是说出了问题就赶紧全面叫停,那是小孩子的玩法。
真正的治国,既要一边大力整顿、规范、查处,还要一边鼓励、引导、扶持。
监督和发展齐头并进。
“厦门的周围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北京制造局已经彻底放开蒸汽机的应用,为民间的各行各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