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左边密密麻麻的海军大炮炮口全部面向马尼拉港口的方向。
“开炮,随意开炮!”
轰轰轰……
密集的战鼓声响起来了,那是命令全军开炮的战鼓声。
每一首战列舰上的舰长听到这样的战鼓声,就知道该下什么命令了。
“开炮!”
“开炮!”
“开炮!”
……
早已准备好的火炮手们,开始熟练地操作着火炮。
“炮口调整完毕!”
“炮弹填充完毕!”
“引线补充完毕!”
一边的士兵用火把将引线点燃,轰的一声巨响,巨大的海军大炮在后坐力的推动下,向后震动了足足近一米的距离,被卡座重新推回去。
铁炮从炮膛里飞冲出去,撕裂空气,在海面上狂飙!
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一百颗……两百颗……三百颗……
瞬间,明军的攻击就在距离马尼拉海岸线只有五里的地方,形成了可怕的钢铁洪流。
明军的炮弹数量完全是充足的。
50艘战列舰,此时一边面向马尼拉港口的重型海军火炮一共有1000门!
1000门火炮的密集进攻,对于西班牙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在港口上的西班牙人,是亲眼看见明军的战列舰群是如何斜向从密集型快速舒展成一字型的。
他们震惊明军战列舰在航行中变向的灵活。
换做他们的战舰,根本不可能那么快转变过来。
而在海战中,战舰的灵活性,也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明军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形成如此密集的火炮狂潮,就是因为他们快速转变的阵型。
在西班牙人发现他们之后开始做准备的期间,明军从密集的锥子型,伸展出一字型,释放了每一艘战列舰的活力。
海航经验老道的西班牙人,在岸边的战舰上甚至惊呆了。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