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意思很简单,陛下,这里是北京,物资生活条件都很好。
其他地方可能能穿得起好一点的棉衣的就更少了。
柳如是依然很贴切地补充着:“臣也去北京制造局做过调查,不是纺织效率不高,是原材料匮乏。”
棉花匮乏!
“有些私人商社已经开始断供便宜的棉衣,只做贵的,然后高价卖给有钱人,这样他们可以节约时间,且卖更多钱,利润更高。”
你看,这就是私人商社的商业行为。
你要对这种行为进行道德审判吗?
倒也不至于,因为商业本身如此,一切是利益驱动。
你总不能规定,商人不许生产加厚的棉衣吧?
那样的话,他们会生产棉量很少的棉衣,多卖几件。
你总不能直接规定每件的含棉量吧?
这就完全是百分百计划经济了,商人们为了赚钱,依然可以动手脚。
到头来,问题没有解决,一切白搭。
所以这个时候,国营商社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朝廷可以直接指定国营商社的行为,来平衡市场需求。
柳如是继续说道:“国营商社的几个织造厂的棉含量还是合格的,价格也适中,不过由于棉花涨价,国营商社的利润比往年薄了许多。”
“这些都是小事,能稳定民生,少赚点钱也无所谓。”
崇祯站起来,走到地图前,他陷入了沉思中。
看来得收复西域了!
棉花的产量要提上日程!
刚打完南洋,现在还能打西域?
能打!
国库账目上还躺着1亿两!
随着南洋的布局,未来每年的收入还会增加。
而且随着铁路修到嘉峪关,辎重补给送到玉门关的难度大大降低。
嘉峪关和玉门关之间的城寨也修建起来,算是完全控制住了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