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与皇太极的对话(第一更)

当年的努尔哈赤只不过是一个造反头子,一介莽夫,召集一批人,提着刀子到处乱砍而已。

那时候的金国,是汗国,是各个部落组建的一个松散联盟,只不过努尔哈赤威望最高。

最出众的是军事能力,能打仗。

也仅此而已。

然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可不知是军事的较量。

努尔哈赤死后,留下了一个混乱不堪的金国。

内部诸贝勒争权夺利,相互不服。

又有诸王议政制度。

辽东汉人与女真之间,民族矛盾重重,相互不死不休。

正统历史上,崇祯元年,袁崇焕被朱由检调回来,袁崇焕在朱由检面前说五年可平辽。

21世纪很多人看这段史料,都认为袁崇焕在吹牛逼。

其实袁崇焕还真没有吹牛,因为他在天启年间和建奴交过手,他知道建奴内部混乱,努尔哈赤一死,内部矛盾必然爆发。

而建奴又没有完整的国家管理机制,汉人不服他们,导致田无人可种,粮食危机,政治危机,全部在建奴内部轮番上演。

所以,袁崇焕在崇祯元年说五年平辽,这话没问题。

但是别忘了,局势是别动的。

就像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果是除了皇太极以外,努尔哈赤的任何一个儿子登基,建奴都很快会崩溃掉,袁崇焕收复辽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袁崇焕说出那句“五年平辽”的时候,并不知道,辽东刚刚登基两年的那位新汗,是一个政治智慧超群的人。

没错,皇太极登基后,他利用他高超的各种政治手段,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化解了建奴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粮食危机。

那些桀骜不驯的贝勒,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内部集权,推行新政,对外提出结交蒙古,疲明之策。

什么是疲明之策?

就算不断征伐大明,但绝不打持久战。

因为皇太极的资源有限,打持久战很容易深陷进去。

终其一生,皇太极并没有动过灭亡明朝的念头,哪怕是历史上松锦大战之后,明朝精锐败光,皇太极还主动提出议和。

为什么?

因为皇太极清楚,灭国不是靠一次次战争就能达到的。

有一种东西叫战略纵深。

就像后来的小日本,一次次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但是从最开始的打中国这一步战略就是错的,就算取得再多的胜利,最后还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