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有过路的难民,见一个道士带着两个小孩,不时问上几句:“北边正在打仗,你这老道士咋还往北走呢?”
那道士也不作答,只是心想:“连年动乱,本来在家过年的百姓也变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只盼救世主早日出现,结束这世间的纷争。”
不知不觉间,青驴驮着两个小孩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越往北走,天气越冷。
这一日,天色渐渐暗了下去,只见西北风起,天上铅云浓重,不一会儿,竟飘飘扬扬地飞起雪花来。又行数里,西北风渐劲,雪越下越大。
那道士放眼望去,只见四野白茫茫一片,竟无处藏身。两个小孩穿的再厚,遇到了北风如刀的大雪天,也冷得直打哆嗦。
那道士只得安慰说:“快了,过了今晚,明日一早应该能到了。”
江蘅看着全身已被白雪包裹的道士,说:“爷爷,我不冷,我能撑得住。”。
“有阿蘅哥哥抱着我,我也不冷。”周儿也调皮起来。
第二日早上,果然走出了荒山,进入回中古道,不多一会儿,来到了一座城镇。这便是有名的泾州城。
泾州城是丝绸古道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引得旅客云集,西上之车马军旅络绎,东下之驼骡商贾绵绵,使得城内一片繁华。
那道士牵着青驴走在大街上,江蘅和周儿因为要瞧热闹也早已从驴背上下来。
周儿自小在山里长大,江蘅偶尔和姐姐去青石镇游玩,两个小孩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热闹的城镇,都玩的兴高采烈,完全忘记了北方的寒冷。
那道士领着两个小孩来到泾河北岸,手指着南边的一座高山,说:“看,那就是回中山。”
江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泾河的对岸,一座高耸入云的仙山拔地而起,山巅白雪皑皑,不禁想象着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此时,河水已经结冰,那道士只能领着两个小孩绕远路去回中山。
到了回中山脚下,江蘅抬头望去,只见回中山形如天之柱,直插云霄。山道右面的崖壁上刻着“回中”两个蓝色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