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出生于唐朝末年,一生云游四海,求仙访道,是一位道法高深的得道高人,世人称他为“陈抟老祖”。
而被称作紫瑛掌门的道长便是如今回山派的掌门真人。
紫瑛掌门一边引路,一边和陈抟别来叙旧,说说笑笑,完全忽视了跟在身后的江蘅和周儿。
由城中穿过回廊,走过石桥,经过庭院,便来到大殿之前,大殿正中央的牌匾上刻着“上之回”三个黑色大字。
进入大殿之中,只见大殿左右两侧点着十余根明晃晃的巨烛,正门两侧各有两道屏风,正门对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画像。
陈抟走到那画像前,伏身跪地,叩首便拜。
江蘅不明白陈抟为何对着那副画像叩拜,只是到了这么庄严的地方,也不敢多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立一旁,盯着那幅画像。
画中一位四十多岁的道人仰头向天,右手举杯,左手指天,一副醉酒的样子,画像右下方题着一首诗:
“弹琴碧玉调,药炼白朱砂。解酝顷刻酒,能开非时花。”
待陈抟叩拜完毕,起身落座后,紫瑛掌门叹道:“三十七年前,师父将这掌门之位传于我,便飘然下山,游历天下,如今,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尚在世间?”
陈抟微微一笑,说:“掌门放心,师父大德,早已修成仙人之身,只是他生性逍遥,怕是远遁世外去了。”
紫瑛掌门知道陈抟素来精通术数心象,能逆知人意,听他如此说,便放下心来。眉头刚展,心中却涌出一股心事。
“只是师父他老人家不知道,弟子不孝,险让回山一派遭遇灭顶之灾,时隔二十七年,回山派一蹶不振,灭派之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陈抟反而很平静,淡淡地说:“世间之事,皆有定数,倘若真有不可挽回之日,只当尽人事,听天命。”
紫瑛掌门听陈抟如此说,便不再提过去的事,一瞥眼,看到乖乖站立一旁的江蘅和周儿,这才想到,忙着和陈抟叙旧,竟忘了两个小孩。
“老祖,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