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圣地

泽国风云录 西门溜狗 685 字 9个月前

虽然这个时空,与清河读过的历史迥然不同。清河这几日来旁敲侧击,也从山贼口中也获知了一些线索。

青国大致相当于历史中的秦国。如果按照书本上的历史轨迹,青国定会统一六国。所有抵抗无异螳螂挡车。但秦国祚不长,又为汉所取代。

清河不知现在这个时段,属于历史中的那个轨点。不过清河穿越的时空与正史不符,也许会发生变量也说不定。

其实春秋时期挺好的,国与国之间征战,也遵守贵族之间的礼仪。这样看来六国和平相处,未必是件坏事。

清河曾听人讲过春秋时期的几则故事,印象颇为深刻。这与他看过的抗日神剧,画风完全不同。

比喻有一个战争场景是宋襄公与楚国的泓水之战。

宋队很早就开到阵地,排好了队列,楚国是从另一边渡过泓水来交战。就在楚国渡河的过程中,宋国谋臣向宋襄公献计,趁楚军半渡而发起攻击。

宋襄公没有听从,反而谨守君子之仪,最后因兵力悬殊过大,却吃了败仗。

再比喻晋楚邲之战时。

晋军溃退渡河,战车陷于泥坑中,车马难以驾驶。楚军反而教导晋军脱身之法。晋军在战场之上,也不忘调侃楚军,之前打的败仗多,对逃跑太有经验。

清河听到这些个故事时,真的是很难相信。原来战争也不一定是诡诈多变,你死我活。至少在中国的某个朝代,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被称之为贵族时期的,高贵的文明之战。

清河对春秋时期的这段历史颇生向往之情,因为往后朝代的历史实在过于血腥。

但不知这个时空,国与国之战,是文明列阵还是野蛮撕杀。

“青国为什么要攻打明国?中间不是隔着山野人家吗?”清河问道。

“这事还是由明太子引起的。”花仙子接口道。“明太子在青质了三年,痛恨青国的君臣不以礼相待。回国后就找刺客刺杀青国国君。青王一怒之下,下了战书,誓要灭了明国。他明国灭不灭国倒在其次,但青国想从山野人家借道,那是休想。”

真看不出,一个弱女子,说到家国之事,也有这般豪情。

清河总算有了一点眉目,不过山野人家弹丸之地,只相当于一个小镇大小,除了这个山谷,实是无险可守。不知道他们抵抗的勇气何在。

花仙子见清河一脸不以为然的神情,道:你心里是不是在想,就凭一个山野人家,也想挡住青国的战马,岂不螳螂挡车,不自量力!

清河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想象不出战场的残酷。但本能的想法是,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是训练有素。武林人士武功再高,但人数少,且各自为战,在刀枪箭雨的之下,那也不过是池中残荷,任由风吹雨打罢了。何况秦国被称之为虎狼之师,那青国自然也军力不赖。

看来这个白吃白喝,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清河有了抽身而退的想法,要是为几顿白食而搭进一条小命,那可就亏大了。

“山野人家人也不多,何不暂避锋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天下山川河流这么多,你们再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家落户就是,没必要无谓牺牲。”清河根据历史的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可知道天下三大武学圣地是哪三处?”花仙子忽问。

清河摇摇头,这个他还真的未有听闻。

“墨家的护山剑阵,万重山的仙女峰,再一处就是山野人家的寒冰塘。这三处圣地乃是习武之人梦寐以求之所。山野人家传承千年,寒冰塘岂能落入他人之手,既使山野人家答应,天下英雄也绝不会同意,这寒冰塘由青国来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