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小呀嘛小和尚

他想着想着,便迷迷糊糊的陷入了昏迷之中,昏迷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小虞姐是没事的吧?

可惜,他关心的人却有些没良心。

虞紫陌半抱着他,坐在地上,也不救他,只是默默等着时间过去。然而一个人这样有些无聊,她索性认真的打量起洛临溪来。

打量片刻后,她终于不得不承认,还真是长得挺好看的啊。怪不得总有人想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他,毕竟在他们六扇门里除了任三哥,也就是他师父,单论长相,还真没人比得过他。其实就算不说六扇门,整个汴京城里,他也长得很不错啊。放在过去,大概就是潘安和卫阶那个待遇了。额,不过想一想,卫阶的待遇不是很好啊,被看杀了诶,不过他的运气好,他们大宋汴京的姑娘还是很含蓄的,不至于吓死他。

虞紫陌掐算时间,毒药现在大概已经完全发挥了效力。

但是洛临溪中毒后的症状并没什么改变,仍旧是手脚发凉,身体发烫,还总在说些胡话,再加上他之前自己说的双目接近失明,身体失去控制,虞紫陌用自己有限的药理知识判断,

这里的雾应该已经可以归类于毒,是一种类似于五石散的东西,能够迷乱人心,通过大量火烧或者其他方法将这种毒药散发进这里常年弥漫的大雾之中,甚至这里的大雾可能本身就是这种毒药炼制过程中形成的。那个木牌上散发着十分浅淡的香味,大概是浸染过曼陀罗一类的草植的结果。二者合二为一就会像洛临溪那样。所以才会有人看到种种‘奇怪’的幻境,那都是中毒之后大脑混乱的结果。

如果不是一开始她盲目的相信自己不会中毒的话,或许早就想到这些了。

因为她一直认准了自己早已是百毒不侵,那么这里的雾怎么会有问题呢?即使有问题也和毒没有关系。直到枯骨烛燃起,迷雾散开,这一幕终于唤起了她对万人崖的回忆,然而她还是认定了这和毒无关。

直到她发现自己和洛临溪不一样。

直到洛临溪险些摔倒。

直到她想清了枯骨烛的问题。

她正感慨呢,忽然听到旁边有人义正辞严地斥责她道:“喂,你和他是不是朋友啊,他中了毒你不立即施救反倒在旁边看热闹,有违侠义道本分。”

这正气凛然的一番话让虞紫陌大吃一惊,这话倒是十分有大侠风范,就是这声音怎么奶声奶气的?她回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岁的小光头,怪不得声音还是一副未脱稚气的样子,不过他年纪虽小,可是表情却很严肃,还真像是个小大人呢。

小光头正是少林寺的小和尚。

只是此刻小和尚再没有昨天看见时的活泼伶俐了,反倒十分狼狈,他身上至少有十几道伤痕,嘴唇苍白,手上拿着一根染了血的铁棍,只有锃亮的光头一如往昔。

虞紫陌觉得有趣,索性一心二用,一边注意着洛临溪的反应,一边和这小和尚聊天解闷:“你是何人?身上这么多的血迹可是与人私自斗殴了?可曾伤害人命?可知此事有违大宋律法?”

那小和尚万万想不到虞紫陌非但没有被他的义正辞严喝问住,反倒倒打一耙问起他来了,当即反驳道:“是我先问你的!而且我是武林中人,你的律法管不着我。”

“呵,管不着你?既是大宋子民,如何管不到你,我是六扇门的,武林中事更是管得了。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罪犯滔天,天子庶民同罪论之。”

若是六扇门总捕头成修在此非要大吃一惊不可,天下竟有如此厚脸皮的人,公然将自己教训她的话用来指责别人倒也罢了,偏偏她自己就是天下一等一胡作非为之人,却教训起别人不守规矩来了,偏还说的句句是真!

小和尚抱着手中的铁棍,不服气的反驳道:“不对,你休要转移话题,你为何不救这位哥哥?这位哥哥晕倒了可还念着你呢,你好狠心,人家对你一片真心你却无情无义。”

虞紫陌哭笑不得的看着他:“我说小师父,这话可不能乱说,让别人听了去不还得误会我和这小子有些什么?再说你一个出家人,哪来这么多的说法,你师父他们呢?”

那小和尚十分诧异,“你怎么知道我师父?”

虞紫陌不答反问:“你是刚从山上逃下来的吧,你的师父他们呢?也被黑袍人抓了?”

那小和尚听了她这话,心中惊疑不定,她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简直如同亲眼所见一般?电光火石间这小和尚心中已经有了想法,恍然大悟道:“你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是不是?!你知道山上那人物十分厉害,所以你就利用我们?!”就像她对待自己身边这个人一样。

虞紫陌越听越好笑,“小师父,你这利用一说是从何而来啊?”

小和尚大抵伤的很重,之前又无形中吸过那些毒雾,此刻也不知是被气的还是被伤的浑身直发抖,却还硬挺着,“我刚刚听见了,你是六扇门的,你是任三郎对不对?你知道山上有那些怪物,所以你就让别人当投石问路的石子!”

任三郎……

这个小朋友可以说很有想法了。

看在他是个小孩子的份上,虞紫陌准备不和他计较,不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她三哥,她这么想着脸上甚至还多了些笑容。就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招人恨。尤其是此刻那小和尚跟魔怔了似的,认准了虞紫陌不是什么善类,更觉得她的笑容不怀好意。

虞紫陌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从小包中取出一个银针包,取出四五根银针,再将银针浸染进一瓶橙黄色的药瓶里,然后将银针分别打在洛临溪左右胳膊上,这样能快点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