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温盛在外面和老三媳妇扯皮,正房屋里,却因为狗蛋上学的事情讨论得激烈。
当然,他们讨论的不是该不该让狗蛋上学,而是如何才能说服何温盛,让她别管这破事儿了。
“张半仙都说了,如果不出意外,老三这次中举是稳稳的了,可偏生在这节骨眼上,意外它就出现了。”李老二皱着眉头,比老太爷还操心。
“唉,这老大家,办的是什么事情哟,这不成心不想让老三中举吗?真是丢了良心!”坐在老太爷下首的老妇人把筷子一拍,号丧似的说道。
李家自诩书香门第,连吃饭时候的座次都很有讲究,老太爷坐在主位,老天爷两边是李家的老爷和夫人,也是李家三兄弟的爹娘,然后便是老二、老二媳妇,剩下的小孩们单独在一个小桌上吃饭。
说话的那老妇人,正是李家夫人,名叫陈秀莲。早些年李老爷想休妻另娶来着,老太爷出面,才让李老爷歇了这份心思。
“要不咱们再去与那何姑娘说说?这是咱们的家事,她一个外人这么插手,像什么话!”老二媳妇一边剥着鸡蛋,一边说道。
“够了,你还嫌不够丢人吗,我刚才出去买鸡蛋,那卖鸡蛋的王大拿旁敲侧击跟我说你生活不检点,我这个当公公的脸都丢尽了!”李老爷一拍桌子,指着老二媳妇斥道。
自己的事情被当着一大家子的面说出来,老二媳妇脸上登时挂不住了,也不管是真的假的,掐着嗓子喊道:“爸,你不能这么说呀,我怎么就丢脸了?那些话分明是污蔑!”
李老二也想帮自家媳妇说几句,还没开口,只见李老爷更生气了:“你还狡辩,你要是没做,那我问问你,几日前你早早出去,天黑才回来,说是回了娘家,为何我今儿问了你妹子,她说你根本就没回去?”
“桂花啊,你可真害人啊……”老二媳妇浑身发抖,鸡蛋都掉到了地上,眼泪顿时出来了,她哪想到,公公竟真去问了她娘家人。
李老二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媳妇:“莫非真如何捕头所言,你把我绿了?”
坐在主位的老太爷终于看不下去了,正想呵斥他们,说句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门外便传来老三媳妇的声音。
“老太爷,何捕头要进去了!”
何温盛想要进来,老三媳妇哪里拦得住,刚进屋,便看到李老二如此悲愤的一幕,不由得一乐。
“哟,你们这是……我来的不是时候啊。你们继续,我在外面等会儿。”说完,何温盛又退了出去,在过堂屋找了个小马扎坐下。
里面也不说话了,面面相觑,老太爷抬抬眼睛:“没什么不是时候的,何捕头既然来了,就进来喝杯茶水吧。”
他们差不多也吃完了,陈秀莲开始收拾桌子,何温盛进去,老三媳妇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
“老三家的,你去给何捕头搬把椅子过来。”李老爷吩咐道。
虽然他们现在看何温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但人家身份摆在那,他们李家目前的处境本来就困难,外人看着风光,就好比金玉其外。要真撕破脸,还真不好办。
虽说因着老三,和知县都能说上些话,但可别忘了,村东头还有个刘家虎视眈眈呢。而且那个能说上话的知县……好像被这个何捕头给弄走了……
对李大柱一家不满归不满,他们对何温盛还是很客气的,只有老二媳妇,还在哭哭啼啼,时不时用仇恨的目光看何温盛一眼。
“椅子就不用了,我来这里就为一个事儿,你们怎么才能不去骚扰李狗蛋?丑话说在前面,你们要是和李狗蛋过不去,就是和我过不去,你们找他麻烦,我就在你们身上找回来,正好知县走了,新官还未上任,我大可以在环水村长住下去。”
何温盛不傻,明白这一家子肯定在忍着恶心对自己露笑脸,要是可以的话,她也不愿意上赶着过来膈应别人。
可能她太过直接,一时间竟无人接话,就连老太爷都被她的直捣黄龙惊了一下。
说好的先礼后兵呢,怎么一上来就这么高能?
这也正好让老太爷息了打太极的心思。他本来是想这边忽悠着,等何温盛离开环水村,再去收拾李狗蛋,可听这何捕头的意思,她竟是不走了!
“咳咳咳。”老太爷想着自家那个有出息的孙子,要是被狗蛋那个野小子分了气运,指不定就中不了举人,想说什么,一口唾沫呛得直咳嗽。
“你们家现在不富裕吧。”早在进来的时候,何温盛就看了屋里的摆设,偌大个房子,家具没几件,门口的架子上还有摆过瓷器的痕迹。
这一句,又往李家人心口插了一刀。
老太爷咳嗽着,李老爷赶紧起身给他爹顺气,好不容易舒服了,皱着眉头正想引经据典说服何温盛别再管他们家的事儿了,只听何温盛又道:“这不又快乡试了,湘城离乐州起码要行五六日,你们要是答应不去纠缠李大柱一家,你家老三的盘缠我出了。”
“贫贱不能……”老太爷觉得自己被羞辱了,还没说完,便见何温盛掏出张银票来,看上面那花纹样式,足有一百两。
李家现在看着风光,实际上,全部家底也没一百两这么多,跟底蕴丰厚的刘家根本没法比,要不是朝廷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光靠个秀才,他们也不能和刘家平分秋色。
尤其是老三家,实在是穷,老三整天只知道读书,因为只是个秀才,又不能做官,自然没有俸禄。老三媳妇穿的戴的都要好的,虽然会点女红能补贴家用,可架不住她懒,恨不得一个月只缝一件肚兜,基本上夫妻二人可以算得上是啃老一族。
钱又从哪里来?除了李家租出去的祖上传下来的三亩地之外,收入来源就剩下李老二,不过老二媳妇倒是个懂事的,经常会补贴给老三家钱物。
陈秀莲一见那一百两的银票,两眼闪闪发光,立马把桌子上的银票拿在手里。老太爷皱眉:“你这妇人!”但是也没有继续再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