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只需囤粮食就好了

废柴种田记 嘤嘻嘻 3321 字 9个月前

万一卖不出去,只能他亲自上场了,他就不相信了,会卖不出去。

想了想,他又补充一句,“你们可以去码头驿站附近问问看。”

这些人来来往往,他倒是觉得会有人喜欢将他们那边没有的东西买回去,赚取差价,要是能行的话,他就有银子买东西。不行的话……到那个时候再说吧!

回到家中,李添福一回到家就朝他奶直奔过去,手中拿着不少吃的,这次分到的银子不少,他直接割了好几斤肉,刚好遇见到用来煎油的肥肉,直接一起买了,加起来花了他一百三十三文钱,还有两根对方送的筒骨。

李添福心中再次感叹,银子真的一点都不堪花的,也买了不少盐回来,他们腌制鱼,肯定是需要盐的,趁着这个机会,他买了二十斤的陈米,还有不少的盐。

想到空间那二十斤米,李添福的心情不错,对比米铺当中新米和陈米的价格后,他果断地选择了陈米,这些也就是放了三四年而已,有一股味道,淘米时多洗几遍就是了。

“你个混小子,那么重要的事情也不事先和我商量一声。”李刘氏佯作不高兴。

李添福眨了眨眼睛,摇着他奶的手臂道,“这不是太麻烦了吗?我相信奶会答应的。”

“回来就回来,怎么买那么多肉?那群蠢货每天有鱼吃,已经是天大的福气!”李刘氏在李添福的攻势下,只能放下老三老四夫妻留在镇上的事情。

“这是我买回来给奶吃的,”李添福自豪地说道,这些可是他赚回来的钱买的!“买回来孝敬奶的,奶你可不能推辞,现在有了赚钱的法子,我们家只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我们天天吃肉!”

反正买回来了,他奶不轻不痒地说几句,李添福根本就没放在心中,改善他们伙食这件事,刻不容缓。

野菜其实很好吃的,前提是舍得放油。

所以这次,李添福特意买了肥肉回来煎油,他真的不想吃没油的野菜了。

李有地看着胖了一点的家人,觉得惊奇不已,听着妻儿所说的话,家里面真的能天天吃肉吗?

他在镇上干活,伙食也是不差的,毕竟他们要干的活不轻,不吃多点,身体会熬坏的。他看起来黑瘦不少,那是因为干活辛苦。

晚上做饭的时候,李刘氏看着瘦了不少的二儿子,拿出了几个鸡蛋出来,晚饭就除了鱼肉,还有一道韭菜炒鸡蛋,菜自然也是李刘氏分的,特意地夹了一大块鸡蛋和鱼肉给他。

李有地受宠若惊地地看着他娘,“娘你也多吃点。”

娘分给他的菜,居然比福哥儿的还要多!

被李有地感动的目光看着,李刘氏不自在地移开目光,“多吃点好好补补。”

心中暗道,她这个蠢儿子,干活就不知道偷懒一下的吗?看看现在跟乞丐窝里出来的一样。

“谢谢娘。”李有地感动地道。

……

吃饱喝足,逗了一会儿家里的两只小狗,李添福站起来活动活动腿,回房里去了,把门锁好,开始清点自己囤积好的东西,最多的就是野菜,因为他最近的行为,导致家里人出去时,会下意识地给他带回一篮子的野菜。

他空间当中的野菜干,夸张一点说,足够他们一大家子吃一年的了,但是饥荒可是有五年的时间,这一点还是不够的,最少的就是米和肉了,米就只有二十斤陈米。

李添福摸了摸下巴,或许他可以把目标放到其他东西上面,豆子苞米地瓜之类的东西也是能填饱肚子的,但是他更加喜欢吃米饭。

在他们镇上大量买粮食也不行,幸亏他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一点一点买回来没关系。

他们一家子五年的粮食啊!

计算一下吃食的价格,猪肉十二三文钱一斤,大米九、十文钱一斤,鸡蛋一文钱两个,盐也要十七八文钱一斤……这样子一算,他身上的这点银子,简直是少得可怜!

鸡蛋他也是要准备一些的,家里面卖掉的鸡蛋,李添福打算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下来。

还有他们家是有一个菜园子的,只不过里面只是种一些韭菜,大白菜,还有苦瓜这些东西而已。

他记得家里面种的冬瓜生长不错……想了想,李添福还是放弃了祸害冬瓜的念头,将目光转移到山上去,这个季节,山上还有一些晚熟的毛桃,野栗子也是成熟了的,不过山上的野栗子都是小小的,刺还特别硬,就村里的孩子喜欢去捡这个。

要是明天他三叔和四叔回来的话,李添福拿出不少钱,打算让他们帮忙买的点盐回来,有咸鱼作掩护,不会被怀疑的。

拍了拍衣服上的一根杂草,李添福的动作顿了顿,他光想着粮食,差点就忘记了穿的东西,想起布料的价格,李添福还是觉得,算了吧,有块布遮掩一下身体就行,现在布料的价格不低,他倒是可以等饥荒的时候,用粮食购买布料!

李添福的眼睛一亮,囤积粮食的道路更加明确一些。

他只需要囤积大量的粮食就行,其他的东西一概不需理会,毕竟饥荒缺少的是粮食,其他的东西是不缺的,到那个时候,粮食的价格会不断上涨,与此同时,其他东西的价格只会不断地下降。

明天就到山上去一趟!

山上的那些吃食可不能放过!

李添福把银子收了回去,一夜无梦,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

今天做早饭的是他娘,看见他起来,连忙朝他招手。

“娘怎么了?”

“快点吃吧!这是娘留给你的,这段时间你都瘦了。”赵小梅压低声音说道,擦了擦自己嘴角的油渍。

显然她已经吃过了。

感觉自己最近胖了点的李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