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百年,战争哪里有如今这般残酷,失败者动辄被灭族,这是大争之势啊!弱者只能被淘汰。如今不趁机夺取有利地势,再等下去,悔之晚矣。”
智果听的一愣,皱眉道:“此言差矣!所谓大争,不过是周天子势弱,道义崩坏而已。世上万物皆是从平淡起,趋向激烈,但终究还会归于平淡。我以为,各国已经快要过了争斗的阶段,很快会重新找回秩序。”
“你竟以为如此?”
智朗有些哭笑不得,看着他说道:“当然会归于平淡,不过,此时还远未到争斗的激烈处。……你可知,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战争?”
“为何?”
“人太多了!准确的说,是贵族太多了。”
“嗯?这是何意?”
“我且问你,如今各国周天子一脉有多少人?”智朗说道。
智果稍一犹豫,摇头道:“不可计数!”
“当然不可计数!”
智朗呼了口气,有些感慨道:“我智氏始祖为智庄子,他又出自文王十六子第十四世。仅仅那一个小小的分支,就有如今庞大的智氏,人口多到很多智氏族人已经成了庶民。
各国姬姓后人有多少?十万,还是百万?可其中多少有封邑?当年还有异族之地可攻占,可如今中原各国已经几乎把周边异族消灭殆尽,再无地可分封。
地方就那么多,各家要分封的子弟却越来越多,总会激起不满。那还能如何?只能互相攻伐获取户邑。”
说白了,为什么春秋和平了大几百年,前中期战争都能打成运动会,怎么就突然到了惨烈的战国?还不是周围的地盘被瓜分完了,各家的子弟不想跌落阶层,那就需要新的封邑,从哪来?只能从攻打别国获取。
这跟后来的王朝没什么区别。从上古到如今,一直在通过消灭异族获取资源红利,但人口越来越多,可分的红利却没了,结果只能是各种矛盾凸显。
除了资源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太多的没落贵族了。其中佼佼者,像战国时期的李悝、苏秦、张仪、商鞅等人,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极高的能力,但却没有封邑,也无资财。
平庸之辈躺平倒也算了,这些能人却不可能,一定会全力争取阶层的跨越。
整个战国时期,无数这样的能人异士在活跃着。人才你不要,总有人要,结果就是军备竞赛。招揽贤才的更加强大,贪图安逸的国家很快会被吞灭,逼的所有人都只能卷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