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章 口蜜腹剑

仙诀 蛇发优雅 6467 字 9个月前

她沉默的站在这里,久久无言。

在她身前的玉龛之中,所放的玉匣,里面盛着溶老的骨灰,上面则有顾颜手绘的画像。那位白须白发,满脸皱纹的老者,这时似乎仍微笑的望着她,就像当年,他丝毫不以顾颜是一个炼气期的小修士为意,将一身的本事,倾囊相授。

顾颜喃喃的说道:“今天,我要将剩下的几株灵根挖走,以后大概就没有灵根陪伴你了吧。不过你也应该高兴,这是当年我们曾一起商议出的法子,现在,真的能够回复上古灵根,我已经炼出了不少种上古丹方,只可惜,没有一种,是能够将死人起生于地下的。”

她默然良久,向着溶老又拜了三拜,随后,便走出门去。

顾颜现在所在之地,是碧霞宗当年的变故之后,溶老于此地新建的灵园,真正的灵园旧址,是在后山的红枫谷内,当年顾颜曾在那里,与陆璇玑一场恶斗,碧霞宗有不少弟子,当年都惨死其中。后来顾颜又曾在此地,揭破了化身为陆云的展城。

只是顾颜现在重回红枫谷,她才发现,有些事情,自己似乎已经记不清了。当年那些碧霞宗的弟子,都叫什么名字来着,有一位姓苏的女弟子,曾经几次与自己为难,后来顾颜还曾经救过她一次,可是她的姓名,面容,似乎都已在脑海中变得模糊。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顾颜避开留守的弟子们,悄然进入红枫谷,找到了碧霞宗灵园的旧址。

在先前顾颜拜祭溶老的时候,宁封子也感应到她的情绪,无声的站在一旁,直到现在,她才回复到先前古怪精灵的神采。看着这里的灵园,啧啧的说道:“看这里的样子,似乎是被九种不同的丹火一起烧过一样,当年曾经侵袭这里的人,一定也是一位也不得的炼丹师!”

顾颜的心中不禁一动,她只曾听溶老说过,当年碧霞宗遇到大难,是因为那一代的掌门人,炼出了一个并不成功的延寿丹,却引来元婴修士的垂涎,最终落得破门丧命的下场。只是当时溶老不提,她也没有问,那位元婴修士,到底来自何方,不知是九大派中人,还是散修?

不过听宁封子的意思,那人所用的,是丹火,她的心中便忽然间浮现起了一个名字——丹鼎派!

她与丹鼎派之间,实在是有许多纠缠不清的恩怨,至今难解。而且当年秦明月所说的一句话,也让她心中十分的费解。

分明那位华严祖师,早就知道了,她已经杀死过韩千羽的事情,但是却受到了玉虚宫的严令,不让九大派中的元婴修士找她的麻烦。不过那是她还在结丹期的事情,现在她已经结婴成功,不知道这个禁令,是否取消了呢?

顾颜摇了摇头,摒弃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随即,她便飞起至红枫谷的顶上,俯瞰着那座残破无比的灵园。

无数斑驳而被灼烧过的痕迹,在这里宛然可见,顾颜长吸了一口气,手指轻划,在平地之上,似乎被她斜斜的画出了一条线来,顺着这条线,大地开始飞快的翻卷起来,像是有一副无形的巨犁,将这片大地,飞快的犁了一次一样。

地面翻卷之下,无数的灵草种子、残根,纷纷的显露出来。

在顾颜的禁法笼罩之下,整个红枫谷从外表看起来,云蒸霞蔚,一片静溢安然,但里面却如翻江倒海一般。天空中漫天飞舞的,全是草根,枯叶。

宁封子口中啧啧有声,“我看你真的快成了捡破烂的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拿回去还有什么用么?”

顾颜道:“我记得当初在这灵园中,确实有一些好东西,虽然说我在玄都殿里,得了不少的上古灵根,但有些丹方,却不是非要用上古灵根,才能做成的。”

那些落叶,如天女散花一般,在顾颜的眼前飘飞,顾颜却像是看得无比分明,她伸出手去,两指轻拈,已将好几条残根收入了囊中。一边说道:“这是落云根,这是金鸟煌,都是如今在苍梧,已经极难得到的东西,我以怀中息壤和无阆之泉,加上玄天灵根的灵气催发,有八九成把握,可以将它们一一的复原,在灵园之中,以紫金炎龙莲为镇压之宝,八极混沌元阵为体,毗叶金光罩为用,辅以六十四种灵根之力,便能将那丹霞山,编织得密不透风。”

宁封子对这些毫无兴趣,她没耐心看着顾颜去一一的收取灵根,反倒是跑到地面之下去翻腾,忽然间她叫道:“喂,你看地底下的这灵脉分布,是不是有些眼熟?”

顾颜不像她是天生灵体,仅凭肉眼,就可以看到灵脉的走向,这时宁封子已经急急的说道:“你把九嶷鼎取出来!”

顾颜手指轻弹,九嶷鼎已飞上半空,而她也将朱颜镜拿在手中。

随即,她便瞪大了眼睛,从朱颜镜上,所清晰显现出来的,地底那灵脉的分布,居然与九嶷鼎上所刻,那些山川河系的花纹,一般无二!

顾颜忽然想起,当年她在得到九嶷鼎的时候,黄道人就说,九嶷鼎,是山川灵脉之所系,而她手中的这尊九嶷鼎,则与栖云山的灵脉息息相关。

当时她只是当做了笑谈,因为后来证实,这尊九嶷鼎,是魔圣严渊,得自于海外之玄都秘境,虽然不知道后来怎么落到了丹鼎派的手里,但与栖云山应该没半点关系。

但这时,九嶷鼎上,已经爆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华,九个孔窍之中的青气同时喷出,飞快的向着地面冲去,像是要将整个大地,全都翻转过来一样!rs

卫昭仪并不愿在卫都多留,她打算等赴了宴之后,便带着卫幽去卫国各地,游览一番,然后再与顾颜汇合,前往丹霞山。

这天晚上,她便带着父母与卫幽一起,到卫府赴宴。卫家的小院,与卫府只相隔一条巷子而已,这时她到了府门之前,便看到整个府中灯火通明,无数的侍女以及僮子,在两边排列,卫府居然大开中门,卫玠亲自在那里迎接。

卫选吓了一跳,就算他是生了一个有出息的女儿,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身前这座巍峨的府邸,居然能够大开中门,由家主亲自来迎接自己。全身顿时都觉得轻飘飘的,说道:“家主亲迎,何以克当?”

卫玠早就大笑着自石阶走了下来,上前握住卫选的双手,紧紧不放,“论起辈份来,昭仪是我未出五服的堂妹,我还要称您一声叔叔。卫叔您当年,曾在渭水上救了顾仙子,奠定她来到苍梧的根基,那是我们整个东南,都与有荣焉一事,仅此一事,卫叔便已称得上有大功,焉能不当我亲迎之礼?”

他拉着卫选的手,大笑着向前走去,一边说道:“昭仪,你风采依旧,实在可喜。”又对卫幽说道,“小七,你这次做事有些莽撞了,不过也没什么,咱们男子汉,一生之中,谁没干过几件血气上涌的事?将来改了,仍旧是大丈夫。”听得卫夫人眉开眼笑。

他这一番话,八面玲珑,面面俱到,居然谁也没有落下。一时间宾主尽欢,卫修平凑上前说道:“在中堂开了宴席,家主,可以入席了。”

卫昭仪冷眼看着卫玠的作派,她实在难以相信,当年那个高傲的公子卫玠,现在居然会变成一个这样八面玲珑的人。在她敏感的心中,总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但又说不出来在哪里。

而卫选夫妇,包括卫幽在内,早就已经有些飘飘然,向着卫府之中走去。

卫昭仪紧跟两步而入,这时便听到卫玠不经意的说道:“这次,东南九姓,都来到了卫都,准备在这里会商,他们将会尊我卫家为共主,东南六国,再度联合,重现百年之前,卫氏的荣光,卫叔,你说,这是不是当年东阳祖师庇佑?”

卫选身为卫家的一份子,自然也希望家族能够蒸蒸日上,答道:“当然,也多亏了家主运筹帷幄。”

卫玠大笑起来:“今日便是会盟之日,我斗胆,请卫叔一家,共临此地,借昭仪这个名头,为我压压阵,如何?”

卫昭仪的眉头微蹙,如果他是婉转提起,自有办法拒绝,但就这样直接的在父母面前说出来,倒叫她不好回转了。

果然卫选便回头说道:“昭仪,既是这样,你就出个面,应个景儿便是,好歹你也是姓卫的,身上流着卫家的血脉不是?”

卫昭仪点点头,“爹,我知道了!”

而卫幽这时,则早就兴奋的不行,他小小的年纪,当年也曾听过卫家威震东南的荣光,今天自己居然有幸可以参与进来,实在是荣幸大焉。这时卫修平匆匆上来说了两句,卫玠便道:“请卫叔先到后堂稍待,九姓之人尚未齐至,我先去前面迎一迎,由锦榕代我相陪。”

卫选大方的挥了挥手,“家主请自便。”

这时一名美丽的妇人,已微笑着迎上前来,她便是卫玠在数十年前所娶的妻子傅锦榕。她相貌算不上绝美,但清秀端丽,很有几分风致。

她一上来,便拉起卫昭仪的手,笑道:“我早听家主提起过,还不知道,居然是这样风华绝代的卫家妹子。”她掩唇笑着,硬是将卫昭仪拖过去,又请他们到后堂落座,奉上茶水,陪着谈天。傅锦榕将自己的身段放得极低,把卫选当成了长辈一样尊敬,让卫选只觉得平生之中,再没有一日,能像现在这样威风。

卫昭仪眉头微蹙,她传声与三人说道:“记得,且莫泄漏了顾师来此的消息!”

她总觉得今日的情形,似乎有些不对,以卫玠的心气,何必如此放低身段,应承自己这样一个碧霞宗的普通弟子?如果是林梓潼、张大年,甚至是诸莺来了,这样都说得过,但自己一个刚刚结丹的弟子,在碧霞宗中都排不上号,何必值得如此?

这时卫玠已快步到了内书房中,他冷冷的盯着卫修平,脸色无比的冷峻,再也不像先前一样,如沐春风般的感觉,沉声说道:“非要在今天动手么?”

卫修平挺直了腰杆,站在那里,毫不犹豫的对望过去,“如今九姓都已经齐聚,你又扯来了那个丫头当幌子,可以说天时地利,你都占全了,这个时候还不动手,要拖多久?”

卫玠冷冷的说道:“这才是我担心的,你不知道卫家那个丫头,与顾颜之间的关系吗?如果是普通的碧霞宗弟子,也没什么,可是换了她,谁知道顾颜会不会雷霆一怒,把我们卫府,彻底的夷为平地?”

他沉声道,“虽然卫家的百年基业,不会因为一个人就毁之一旦,但把卫家大好的形势,葬送在我手里,我哪有面目,去见先前列祖列宗?”

卫修平在心中冷哼了一声,你也实在太高看自己了,要知道秦家那纵横云泽的大族,都被顾颜硬生生的屠灭了,何况是僻处东南的小小卫家?

可是虽做如此想,但他的面上丝毫不显,说道:“公子但请放心,我已经回报了主人,此事一成,主人自会出面,到时候你以天极,划地而治,东南六国九姓,全都在你的统治之下,就算顾颜,也奈何不了你。她就算威名再盛,不过是一个刚刚结婴的修士而已,难道,你忘了我家主人的神通了么?”

卫玠想到当年所见过的事情,脸上的神色变了数变,说道:“罢了,我就与你搏这一遭!”他举步而出,说道,“掌灯,与我去迎九姓之主!”

紧跟在他身后的卫修平,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意,快步向前,大声喝斥着,“没听到家主的话么,还不快去做事?”

这一日,卫都城灯火通明,彻夜不息。等到了晚间,所有人都知道,东南九姓,将要在这里会盟,重建卫家往日的荣光,有些年老的卫家人,甚至激动的出了门,在街上不停的游行着,在他们的心中,实在对东阳祖师当年威震东南的故事,向往的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