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所言甚是!”这个理由显然很合帝辛的胃口,所以他略一考虑便答应了下来,“北海那边的形势孤也略有所闻,多是旁门左道之士在拖拖拉拉,妨碍大军行进,袁福通之流的兵力却是不值一提——朝歌二军缺乏足够的战阵磨砺,爱卿正好可以带他们出去经经战火、见见血。孤很久不见老师,说来也颇为担心他老人家的身体……他虽然有道术在身,较常人更为健壮,可毕竟年纪比老首相还要大一些啊!”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黄飞虎回府整军,次日便率领包括程鹏等人在内的大批人马出京,浩浩荡荡地奔赴北海,替代在外征战许久的闻太师,前去讨伐叛臣袁福通。
大军在路上走了数日,终于来到了商朝统治的边陲地带,那是荒凉的北方大地,寒冷而且贫瘠。这里的统治者们与其说是诸侯,不如说是一个个部族的酋长,而那个所谓的“盟主”袁福通,只是一个稍通道术的酋长头子罢了。
按说这种敌人在精锐的正规军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可程鹏他们却看到一座座五光十色的阵法屹立在双方阵地之间,不少道术之士正在交锋,打得煞是壮观。
“只是些不入流的手段罢了,既无杀戮之力也无定国之功,充其量拖延时日而已。”闻仲的脸色依然沉稳严肃,长期的征战仿佛对他完全没有影响似的,但他并未拒绝帝辛的命令,“飞虎你来接替,老夫是信得过的。对你也没什么好叮嘱的,总之遇事小心一些——”说着,他压低了声音,“依我看,那些两教的道术之士来路都有些问题,不可轻信!”
黄飞虎连连点头,将老师的叮嘱牢牢记住。
交代完了这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后,闻太师便带领大军返回京城,让这群久战疲惫的士兵们可以还乡休整。
这个消息下去,军营中顿时欢声雷动。
出征多年,终于可以回家了!
而程鹏他们,也终于和已经外出许久的魏野等人重新会合。
——————
第一更,求红票~
在封神演义的故事里面,“文王返西岐”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故事。
因为这个,是周朝崛起和强盛,乃至于取代商朝的开端。
若无这一步,“周朝”便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壮大到能够取代商朝,和这一步相比,别的事情大多不是那么重要,不是无可替代。
整个故事里面,重要性可以与之相比的,寥寥无几。
程鹏站在御书房门口,听到帝辛叹了口气,叹息声中满含同情和惋惜:“伯邑考世子……孤也见过他,也听说过他的名声,是个很有才干的年轻人。纵然比起其弟略差,也已经是足以支撑国家的栋梁之才。原本还想着将来若是他不能继承西伯侯的位子,就邀请他入朝为官来着……”
“姬昌他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是天下惨事啊!”
叹息一阵之后,帝辛便很爽快地批准了姬昌还乡的请求。
“唉!我现在有些后悔了!”当程鹏把这个消息发在聊天频道里面之后,温德不禁叹起气来,“咱们阻止了纣王成为暴君,结果他就这么通情达理——要是他还是暴君的话多好!直接一个命令砍了姬昌的脑袋就天下大吉了!”
“要是他真的是暴君,我们何必要帮他?”程鹏淡淡地说,“就算再大的利益,也不值得我们为之扭曲做人的原则吧。”
“……说得也是!”
“那我们该怎么办?”杜早苗问,“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姬昌回国吗?他回国之后恐怕就不会再来了。”
“这一去,便是斩断金锁龙归海,脱却囚笼虎入山,天命大势缓缓展开……”程鹏沉吟着,心情颇为犹豫,“……你们说啊……如果现在利用我们的影响力,有没有可能说服帝辛把姬发给唤到朝歌来?”
“让周武王代替他老子在朝歌办公?”魏野笑了,“这主意不错!”
“但真的可行吗?”申琦从可行性的角度提出质疑,“以帝辛的性格,真的会答应这种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