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慰问百亩中学

官道天骄 西楼月 3581 字 2024-04-23

由于今天组织的慰问团张一凡临时决定,没有事先通知下来,因此校方并不知道。很不巧的是,教学楼的倒塌,把电话线给崩断了,电话也打不出去。

由张一凡亲自带队的车队进了学校的大门,不远处就看到一栋垮了大半边的二屋教学楼,现在还在风雨之中颤颤微微,那没有倒塌的一半,好象随时都会塌下来的样子。

张一凡下车,看着这座中学,占地不大,一共只有五座建筑。估计两栋是教学楼,一楼是老师办公加宿舍楼,还有一座是学生宿舍。另外旁边有一座单层建筑,估计是食堂之类。

这几栋楼房都很陈旧,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另一座教学楼隐隐可见裂隙斑斑,就象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

中学的校长蒋光磊听说县里组织的慰问团来了,急急从宿舍里跑出来,连鞋带都没来得及系,拖拉着奔跑在雪地里。

从来没有见过大官的蒋光磊,只认识慰问团中的韩正先。谭科,宋翠萍等人纷纷钻出车子,刚才在路上,宋翠萍车上的空调坏了,冻得她一脸俏脸红扑扑地,有几分诱人。

幸好她今天穿的是羽绒服,才逃过了把屁股冻成两瓣的浩劫。站在风中,少妇成熟的风韵尽显无疑,把站在她旁边的谭科眼珠子都盯出来了。

这个骚女人,还真有料,那胸鼓得酵了的馒头似的,让人恨不得冲上去捏两把。这标致的骚蹄子,真是好了郑茂然这老鬼。

这边,韩正先朝蒋光磊喊道:“蒋校长啊,县里听说你们的教学楼倒塌了,张县长亲自前来慰问了。”

蒋光磊听说县长大人都来了,当下鼻子里一酸,心里那个感激啊!这么大的风雪,几十里的赶过来,蒋光磊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位传大的县领导了。

看到慰问团的这些人,蒋光磊就朝肚子最大的那个跑去,拉着谭科的手,感动得一把鼻子一把泪,“谢谢张县长,谢谢政府的关怀,我代表百亩中学所有的老师和三百多名学生,感谢您。”

蒋光磊一激动,忍不住就要跪下去,可把正在意的谭科给吓懵了。连连摇着手,尴尬无比地道:“你弄错了,弄错了,我不是张县长。”

什么?这个肚子大的居然不是张县长,那张县长在哪?蒋光磊当然不会去猜测谭科身边这位俏生生的少妇会是堂堂一县之长。

刚才他的冲动,让所有人都变得有些尴尬,韩正先恨不得当场找块豆腐撞死,只怪自己一时没说清楚,不过这蒋光磊也太性急了点,居然不等自己说完,就跑去谢恩了。

韩正先叫了一声,“蒋校长,这位才是我们的张县长。正是他不畏严寒,组织了慰问团,千山万水赶赴这百亩乡来的。”

“这……这……这位就是张县长?”要不是韩正先亲口说出来,蒋光磊打死也不会相信,这里最年轻的一位居然是张县长,天啦?他才多大?做自己的学生还差不多,这么年轻的县长,实在令人不敢相信。蒋光磊完全懵住了。而张一凡一直带着温和的微笑,从容而自信地站在那里。

“张县长,我谢谢您了——您是我们学校的恩人啊!”半晌,蒋光磊突然大喊一声,拜倒在雪地上。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春节了,沙县飘来一场罕见的大雪。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政府机关的各科室也都在做过年前的准备,年关年关,每个部门都异常的忙碌起来。

就在大雪的第二天,百亩乡传来一个消息,那里的中学教学楼,因为大雪而倒塌,学生们正忙着期末考试,不得不因此教学楼倒塌的事而暂时中止,整个学校也因此提前放学。

百亩乡在沙县来说,算是一个偏远的乡镇,那里虽然地势开阔,却因为没有丰富的矿产,它的经济就落后其他乡镇至少十年的光景。

张一凡从秘书秦川那里得到这个消息,便组织了一个慰问团,当天下午就赶到了百亩乡。

跟张一凡随行的,有民政局局长谭科,教育局局长韩正先,办公室副主任宋翠萍。还有几个随行的秘书和科员,一共十余人,坐上八辆小车,乘着风雨向百亩乡赶去。

谭科和韩正先都是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只不过两者有很大的本质区[别。民政局的谭科中年福,挺着个还不算太大的腐败肚子。中等身材,稍有秃顶。平时说话的时候,总喜欢不时用手理几下头,将光秃秃的地方给打理一下。

而韩正先完全是一付学者风范,干瘦干瘦的,戴着一付眼镜,要是换上一身长衫,还真有点象古代的教书先生。

办公室的副主任宋翠萍,三十五六岁,是那种模样比较周正,又比较时尚的现代女性。虽然张一凡很少跟这些人打交道,但是平时也能听到别人对她的评价。

从工作能力上来讲,她应该是个不错的好干部。但每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总有一些见不得光的话。再加上宋翠萍长得还不错,风言风语就更多了。

宋翠萍与宣传部的许飞燕,都说是沙县四大班子里的两朵金花,却在背后流传着一种说法,有人说宋翠萍是因为郑书记才爬上来的,而许飞燕则是跟市委一位领导的暧昧,所以这两年,两个漂亮的女人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这就是情场风流,官场得意。但在张一凡看来,宋翠萍看上去不象那种风流的女人。今天几个人一路,张一凡和秘书坐在那辆奥迪车里,一路上也没什么多话。

今年的这场雪,下得好大好突然,匆促的人们显然没有太多的准备,路边随处可见来不及收拾的菜地和农作物。

积雪堆起在路边,足足有半米多高,八辆车子行驶在弯弯的山道中,缓慢地前进。

通往百亩乡的公路,还停留在那种石子路面,沆沆洼洼的,挺巅波人。外面的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一根根顺着树枝树叶垂吊下来。

沙县的风很冷,很急,吹得令人睁不开眼睛。张一凡的车里早开了空调,车窗关得死死的。偶尔在路上,也能看到一二个步履蹒跚的行人,他们带着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支莫名的车队。

八辆小车,只有张一凡和民政局谭科坐的是奥迪,韩正先坐的是广本,宋翠萍坐的是桑坦纳。最后面的二辆面包车,装的是送往学校的救助物资。

从县城到百亩乡,平时都要走一二个小时,加上这两天下了大雪,路上滑得很。二个小时过去了,才走了大半段路程。

落在后面的几个民政局的科员,已经在暗自腹诽,说张一凡死要面子活受罪,搞面子工程。象这样事情,打个电话或者大雪过后再来处理,反正又死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