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柱是个激进的人,他自然不满意这番话,当年他当省长的时候,也曾听到很多人说这种话。但是他不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人是没心嘛!
哪有推不倒的山?哪有填不平的海?这只能说明,这些人没有努力,没有把工作做到点子上。但是李天柱没有将这番话说出来。
年纪大的人,都没有什么上进心,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这一点李天柱明白。他也是个一直主张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的领导。
听郭万年说完,他就道:“那万年同志的意思是,这事情还真没完没了了?”
连张一凡都听出了李天柱话中的不悦,谁知道郭万年却是一副忠臣不怕死谏的架势,“除非省里加大力度,将那些破坏的水利设施全部完善,否则总是这样修修补补,用处不大。”
李天柱道:“现在全省旱情最重的地方还在怀州,解决怀州的事情迫在眉睫,万年同志,这件你一定要落实下去。不能再出问题了。”
郭万年瞟了眼张一凡,“本来好好的,可是一些工厂擅自排污,污染河道,严重影响了抗旱救灾的进程。怀州方圆几十里,就这一条河流,这抗旱救灾工作恐怕有难度。”
听到这里,张一凡才明白沈宏国的意思,他要自己去怀州处理的事情,恐怕还是这工业污染的问题。他是分管工业的副省长,换在平时,这工业污水处理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在这关键的时候,大家都缺水,竟然还有工业将这唯一的水源给污染了,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不仅影响到了抗旱救灾,而且还影响到了居然饮水问题。
在郭万年这么一说,就不是他的工作没抓好,而且张一凡没有管好下面,破坏了他工作的进程。真要论起过错,恐怕也是他张一凡的错,而错不在他。
郭万年这就样轻描淡写,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张一凡身上。
工业污水处理,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个大问题,张一凡上任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和着手去抓,一场非典风暴,就让众人晕头转向的,还没等他缓过神来,郭万年就将这个重磅炸弹扔过来了。
接,还是不接?
那是你张一凡的事,与他无关!
ps:第二更到!今天二更!
感谢funnyul和pofi2001两位兄弟打赏,这两天整理一下思路,很快就会把更新拉上来的。
第972章问鼎省府
张一凡在二号别墅见到了沈宏国,看到他老婆正在收拾东西,孔秘书也在帮忙,他就觉得有些奇怪。莫非沈宏国要回京?
果然,沈宏国将张一凡叫到书房,也不跟张一凡哆嗦,直截了当地道:“京城有事,我得回去一趟,快的话二三天,慢的话一个星期。这边的事情,你多注意下。”
张一凡在心里琢磨,沈宏国如此性急,是不是沈家出什么事了?
看到沈宏国脸色有些忧郁,他基本上可以肯定。
两人在书房里交谈足有十分钟,沈宏国交待了一件事,怀州今年发生百年不遇的旱情,这件事情,你去处理一下。
旱情属于农业厅的事,自己分管的工业,沈宏国为什么交待自己去呢?张一凡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从他的角度上讲,做为一个副省长,必须完全配合省长的工作。
但是抗旱这事情,不属于自己分管范围,自己又不是常务副省长,也不是省长助理(),去管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冲突。
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他会在心里怎么想?说自己手伸得太长,管到别人头上去了。不过沈宏国很忙,今天晚上的飞机,没多少时间跟张一凡解释。
他说有什么事情,张一凡可以同李天柱书记去沟通。
仅十分钟的时间,沈宏国老婆就叫了,“宏国,可以走了。”
然后他们两个就在孔秘书和司机的护送下,匆匆赶往机场。张一凡也亲自相送,直到沈宏国夫妇上了飞机,他才返回城区。
在回城的路上,他打了个电话给沈婉云,得知是沈宏国的老妈听说是快不行了,正在医院抢救。
张一凡这才释然,原来是这么回事,否则以沈宏国的性子,何至于这么急?
沈婉云的奶奶重病,七十多岁的高龄,张一凡在心里想,估计这次这老奶奶恐怕是不行了。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人,是沈家老爷子的话,睿君那边应该给自己消息才对,既然是沈婉云的奶奶,自然就不这么重要。
回到家中,张一凡睡意全无,他在书记里对着全省政区图反复分析,怀州地处湘省之西部,在整个全省也属于比较贫困的一带,为何这次旱情如此严重?
在湘省,历年如此,每到四五月的时候,涝灾不断,河水泛滥成灾。而到了八九月,又是旱情不断,四涝八旱已经成为了湘省的特征。
其实,每年省里都有拨款,针对抗涝抗旱的问题,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偏偏这旱情工作就是抓不好,年年救灾,却不见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