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省委办公室,欧阳三号向老板做了汇报,把张一凡的原话告诉了陆正翁。
陆正翁愣了下,知道了?什么意思?
看来这小子还真计仇了,果然是个沉不住气的家伙,年轻人嘛,被自己敲打过了,拂了面子,当然有点心里不大痛快。不过,陆正翁反而高兴了,因为他看出了张一凡的嫩。
做为一省之长,计仇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可就在他决定出去的时候,张一凡带着秘书来了。
陆正翁刚才还信心满满地认为,张一凡不会来了,没想到就在他认为张一凡不来的时候,他已经来了。陆正翁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张一凡今天的举动,完全不在他掌控之内。
说实在的,陆正翁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张一凡进来的时候,陆正翁便热情地站起来,“一凡同志,坐,坐!”
欧阳三号倒了茶水退出去,陆正翁就象一位很亲切的老领导一样,也没什么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张一凡一同坐在沙发上。
张一凡也客气地点点头,叫了声陆书记。
陆正翁道:“一凡同志是湘省人,在江淮还习惯不?”
张一凡笑了笑,“谢谢陆书记关心,做为一个党员,我们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块砖嘛,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不能适应环境,那就改造环境。”
陆正翁就笑了,“嗯,年轻人就是不错,有干劲。不过,就江淮省明年的发展方向,我觉得我们两个,有必要好好沟通一下。”
张一凡心道,这个还有必要沟通?你不都在大会上拍板,一锤定音的事。
陆正翁严肃地道:“以我在江淮多年的经济,对江淮省经济体制的了解,明年将是一个绝佳时机,与广省不尽相同的是,他们的外资大企较多,而我们的本土企业居多,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就是在大力扶持本土企业的迅速发展,将江淮的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明年苦干一年,实现超江东赶广省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这个计划,已经实施了四个年头了,明年是关键的一年,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迎难而上,一凡同志,你明白我的意思?”
陆正翁看似说得这么抑扬顿挫,情绪高昂,实际上有一种恳求的味道,他是在希望,也是在要求张一凡配合。如果张一凡不配合,党政两套班子各干各的,陆正翁这个宏伟目标,绝对不可能实现。
看来,这就是今天他叫自己来的目的,与张一凡取得共识。
答应,还是不答应,就在张一凡一念之间!
ps:第三更,轰轰烈烈的来了,我们只差34朵花了!
敢不敢再猛一点?
第1255章江淮风云
背景,只能说明了一个人的后台,能力,才能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在这种环境下,有人能给你面子,不一定是因为你自身的能力,说不定是看中你的背景。但是这种面子不会太长久的,说不定人家转过身,就在骂你是个二百五。
张一凡的背景,不管到哪里都有人吹牛拍马,他的能力也是被中央领导所认可的,否则他不可能当上这个代省长。也许正因为如此,陆正翁才有压力。
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背景的年轻人,可能威胁到他在江淮的威信。因此,必要的时候敲打一下,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至少江淮的领导层,还是认他这个大当家的。
说白了,就是陆正翁心里作祟,一种虚荣心而已。
陆正翁今年五十八岁,做为正部级干部,他可以干到65岁。年龄越大,权欲越大,这是官场中人的心里,爬到一方大员,很少有人能真正放得下。
陆—正翁就是要将江淮一举一动,都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样才会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优越感。
对于陆正翁这种心态,张一凡明白得很。
第一次常委会议,就在两人几句简单的交锋中结束,陆正翁一锤定音,决定了明年江淮发展的大方向。他说的话,就是党的最高指示,省委书记代表党,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这种十分明显的做法,大家看得心里都明白,只是觉得陆书记有点太小家子气了。指名让新来的省长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却一口否定他所有的观点,有点太过份了。
但是张一凡的表现,更让大家在心里暗自震惊。
张一凡没有跟他起一句争执,而是很平静地收场了,似乎完全没有与陆书记一较长短的味道。这样看来,新来的省长更显得大度,有气魄。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表现得如此淡定自如,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
到底张一凡是示弱,还是在暗自秣兵历马?
传说当中的张一凡,可不是一个容易被弹压的主。
琢磨和揣测这两个词,在官场中人常常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大家都在心里,琢磨两个人的真正用意,陆正翁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张一凡到底是什么样个态度,大家不得而知。
这个消息传到政府办公厅秘书记方南的耳朵里,他先是一惊,然后就露出一丝笑容。他不是省常委,级别上差了不是一点点,但他听说这事情之后,心境豁然开朗。
张省长在会议上的主张思想,与自己大致一样,说明他方南是走对路子了。两个思想方向一样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看来上次的试探并不是没有效果,至少现在就让张省长明白,自己跟他是一路人。
除此之外,方南还意识到一点,原来张省长心里早就有计较,知道该怎么做,自己那次试探有点过头了,让他觉得反感。在领导面前,自作聪明也是一种很不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