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旺兴奋地道:“按这次的预算,每个学校除正常接收二百名外来学生外,我们已经预留了五十个名额。”
这是以防万一,每个学校五十个名额不算多,因为学校紧张,也只好如此了。新建学校,这显然来不及,时间上根本不允许。
江淮市大大小小学校,数以百计。
按这个算法,应该是绰绰有余。
在此之前,周本旺做为江淮市代市长,在电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说我们政府领导班子,有足够的信心来迎接这一次考验,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的问题。
教育局,各学校,都十分高调的宣扬了此事。
张一凡也多次在电视里看到这些场面,对于江淮市领导班子高调宣传,他并没有反感。毕竟这是正面的东西,而且他们宣传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江淮务工,借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政府班子对此,表示很有信心。
就在报名进入得十分顺利的时候,市一中一小突然涌进来很多学生和家长。这些人手里都拿着工厂开具的介绍信来报名。
报名处的老师一下就愣了,因为对方来人之多,的确大出他们意料之外。很多学校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他们早早就办理了入学手续,按理说,他们应该在九一之前,手续基本办好。
剩下的只是少数部分学生,留待今天做现场报道。突然涌出来的学生和家长挤在门口,呼喊着要报到。
这下教导处就谎了,不是都报过名了吗?那些学生基本到位,这些人是哪里来的?再看他们手里的介绍信,跟真一的样真。
同样有推荐企业,同样有教育局盖章,同样的学校领导签字接收。明明名额已经满,这上百来号人,又来自哪里?
教导处主任清楚的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很重视,绝对不会有弄虚作假。指标上只有一百八十个名额,他们是不可能签出二百八十个名额来的。
他们把这些报名介绍信收集起来,拿到校长办公室。
校长,书记,教导主任等一干领导当时就懵了,这怎么可能?
谁说不可能,可明明是他们这些领导签的字。那外面这一二百来号人,该怎么安排?
教育局办公室的电话被打爆了,成了热线。
“什么?这怎么可能?你们再查查清楚。”
“不会吧,你们这里也是?扯蛋。公章在我手里,我盖了多少我还不清楚?胡扯!”
“四小?什么?多出来一百多号人要报名?别跟我说介绍信,没有这回事!”
“实验中小学?好了,好了,马上调查,马上调查,你们要想办法稳定他们,不要让他们急燥了,闹出事来!”
挂了电话,摸了摸快要秃顶的头,副局长郁闷了。这到底是怎么啦?
不行,得马上跟市委市政府反应情况。
很多记者,正在搞现场报道,“大家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江淮市这次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是不是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是不是能让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能享受到这种同等的待遇!”
然后记者就来到报名处,看到很多的学生和家长围在那里。
气氛还是蛮浓的嘛,正准备采访,立刻有人将记者拉到一边去了。
周本旺的秘书接到电话,马上就将情况告诉了周本旺。
周本旺心里一惊,“什么?来历不明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对,不仅如此,在市一中,一小,二中二小,三小,四小等等,都出现了相同状况,每个学校突然冒出来百十号人,拿着介绍信闹着要报名,要读书。”
周本旺就急了,“不是说定了指标,定了名额吗?哪来这么多人?”
“情况还不清楚。这些人象突然冒出来的,全市几所有名的学校,都聚集了这么一群人。”
“走,马上去看看!”
周本旺冒出一身冷汗,自己三令五申,要把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自己也一再跟张书记保证,绝对不会出差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按当初的计划,每个学校,每个区域都进行了细分,而他们下了硬性指标。同时也在工厂企业做了摸底,应该说是万无一失的事,这些多出来的人是哪里来的?
刚刚上车,秘书的电话又响了,“什么?聚众游行?”
叭——秘书面如土色,“周市长,不好了,这些学生和家长组织了队伍游行,高喊着我们要读书,我们要上学,我们要平等。他们已经向市政府来了!”
果然,在路上,市区十几所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已经汇集到一起,拉着横幅,举着旗子,高喊口号。我们要读书,我们要上学,我们要平等。正朝市政府的方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