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凡一直在回味这个问题,这个原本拥有的资源,产业化,系列化,品牌化。是很多地方没有注意到的。从他到江淮之后,看到江淮发展,就一直在发思内地经济的不足。
为什么内地经济难以发展?为什么内地的人民就只能靠打工赚钱?同样的大好山河,他们没有资源吗?来到江淮后,张一凡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毛竹!
这是一种很多地方都适宜生长的植物,而且很多地方都拥有这种自然资源。在湘省,赣省尤为较多。为什么在江淮就形成了产业,竹子可以加工成各种竹制品。竹笋可以进入超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竹笋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植物,春冬季节才会生长,但是江淮却将这些竹笋,加工成罐头,加工成各种食品,不仅可以保持它们具有美味的特性,而且远销国外。
张一凡曾经在陆正翁那里吃过自家做的油闷笋,他由此感叹,我第一次知道笋可以这么好吃。的确,江淮的油闷笋,可以说是笋中一绝。
而同样的道理,象湘省,赣省,漫山遍野的竹子,数量之多,规模之庞大,恐非只有江淮独得天厚。为什么湘省,赣省等地就搞不起来这种产业?
所以,他认为赖正义这句话,是挺有哲理的。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产业化,系列化,品牌化,那么,这个地方离发家致富的确不远了。这是真理!
内地浪费的,不仅仅只是资源。
当赖正义的报告做完,张一凡在会议上肯定了龙腾村的成绩,也肯定了龙腾村这种务实的作风。他再一次强调,江淮的经济建设,虽然有了一定层次的进步,但这远远不是我们的目标。真正意义上说,江淮的建设才开始,今天的成绩,依然是。
很多人明白了,这次会议,让赖正义做报告的真正意义,张书记的宏伟目标远远不止如此。徐前进,方南,陈建军等人都清楚,这只是这句话的含义。
“脱贫不是我们的目标,致富也不是我们的最终理想,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更长远的计划。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中华民族的崛起才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张一凡这几句话,被记者们记录下来,发表在媒体上。
因此,有人在心里暗暗敬佩,张书记的雄心壮志,果然非同凡响。
其实,在江淮人们来说,脱贫致富算什么目标,算什么理想?脱贫很容易,致富也不难,不就是两个钱的事嘛?真正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含义就不这么肤浅了。
江淮的年底总结大会内容,被发表地江淮日报上,新华社记者,也报道了这次会议。
京城一些大佬看了张一凡的讲话,有人就已经意识到,张一凡接下来还有大动作。
有人说,这家伙有雄心壮志。
也有人说,这家伙有野心,动不动就谈国家兴旺,民族发展。
方南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他很快就发现,赖正义的讲话稿,竟然是抄袭几年前的讲话内容,大部分原封不动,得到这个结果,方南当时就愤慨地骂道:“这个赖正义,也太不当回事了!如此行径,怎么对得起张书记的厚望!”
ps:我用勤奋,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这是第二更,求鲜花!
(擅自散布《官道天骄》谣言的禽兽,我朝你挥一挥手,从此阴阳两隔,我在人间俯视你!88。)。
第1826章江淮风云
感谢盟南一帆风顺打赏作品!3q!
高招?
还需要什么高招吗?
周一来抬了抬头,“东风!”
赵副省长瞪了一眼,“你这是什么东风?分明就是南风-”
韦书记和赖正义一看,果然是南风。
周一来笑了笑,也没说话。
赖正义心里一动,“可以借不?”
周一来看了他一眼,拿出支烟点上,“你能借得动吗?”
“胡了——”赖正义哈哈地笑了起来。
看他把牌一推,果然听东风。
赵副省长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赖正义也拿了包烟,给大家分了,伸手按了一下麻将桌上的按钮。“我也是没有办法,四张东风出尽,不借就要错过机会了!借南风胡东风,也是无奈之举啊!”
这天,四人一直在市委宾馆打牌。
=韦书记手气不太好,输了身上的现金,赵副省长就把赖正义给他准备的五万块钱推过去,“都是几个熟人,干嘛这么在意?”
韦书记道:“那就先记着。”
赖正义心里想,你一个马上就要退休了的常委,记毛?也不知道赵副省长为什么把他叫来,既然猜不透赵副省长的用意,赖正义就笑呵呵地道:“韦书记见外了。”
打完了牌,六点多的时候,几个人一起吃饭。
吃饭的地方在水上人家。
赖正义道:“我去找两个陪酒的来,几个大男人多没意思!”
韦书记自持年长,说了句,“还是算了吧!影响不太好。”
赖正义只能坐下来,喝完酒后,韦书记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