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论剑

天下圣道 二水化石 3478 字 9个月前

中年人刚跃下高台,就立刻有一个修为在长生境的白发老人跃上了高台。

此时,这赏剑之会才算是真正的热闹起来。

修炼界有所谓三千大道的说法,这种说法可以理解为天地间有无数种天道,也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修炼者所修的道都是不同的。

尽管前来参加赏剑之会的真正高手不多,可是,那些修为一般的修炼者,甚至那些行走在世俗间的武林中人,他们对剑道的理解也有一些值得萧玉等人思考的地方。

就赏剑之会正热闹的时候,白文轩跃到了高台之上。

萧玉并不奇怪白文轩会跃到高台上,不过,他对白文轩要讲的东西却是抱着一份好奇之心。

不想,白文轩上了高台,并未直接讲自己对剑的理解,而是将目光转到了萧玉身上。

“萧将军既是剑道高手,又懂得铸剑,想来对剑有特别的理解吧!”

萧玉淡笑一声,朗声回道:“闲时切菜劈柴,急时断手削头,这就是萧某对剑的理解。”

众人先是一愣,继而就大笑了起来。

萧玉这话说的粗俗,却也道出了他对剑的理解。

剑,本身只是一件器物而已。

白文轩苦笑一声,回道:“若是古时那些将剑奉为王道之器的圣人听到这话的话,也不知他们会有什么感想?”

“若是真正的圣人的话,就会淡笑一声,当作没听过这话;若是喜欢左右他人思想的伪君子的话,则肯定有杀了萧某的念头。”

白文轩点点头,回道:“圣人的确应该大度,有容异己之观点的度量,不过,圣人有引天下人向善的职责,有时却需要劝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萧玉无意与白文轩争论谁是对的,故而,他并没有再接白文轩的话。

见到萧玉不接自己的话,白文轩也没有再引萧玉开口,正了正脸色,就开始讲自己对剑的理解。

“剑本无意志,不过,经过历代贤者努力,剑道却成了君子之道。真正懂剑惜剑之人,当以君子之剑,行君子之行,行善而驱恶。”

古人所定的君子行为之则没错,故而,自古以来,被成为君子的人大都会受人尊重,人们也喜欢以君子自居。

当白文轩将剑这种与刀没什么本质区别的器物硬生生说成是君子之器的时候,在场的不少修炼者脸上似乎都出现了一丝神光。

不管他们以前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情,此时此刻,他们都因为自己佩剑而觉得自己是个君子了。

有了这种感觉,这些佩剑君子再听白文轩的话之时,几乎将白文轩所讲的东西当成了足以媲美神宫宝典的东西。

就在那些佩剑君子凝神静气的听着白文轩的那番道德之言的时候,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了起来。

就如萧玉所预料的那般,修炼界的修炼者与世俗间的凡人一般,修炼界中并不缺少凑热闹的人。

萧玉要举办赏剑之会的消息还没传遍天下,就有一些散修与行走与世俗间的高手来到了金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城内聚集的高手是越来越多,不过,由于皇甫家在世俗间有很高的威望,聚集在金城之中的高手都十分的安分。

四月末的最后一天,昆仑、蜀山等一些大势力也来到了金城。

此时金城之中聚集的长生境高手数量远比不上当年的神兵鉴宝之会,不过,总的人数却比当年的神兵鉴宝之会多的多。

见到聚集到金城的修炼者越来越多,超过了他们原本的估计,皇甫离丰就让人将一个大的军营改造了一番,当作举行赏剑之会的地方。

五月初一早上辰时三刻,待巫门、罗浮、昆仑、蜀山这四方势力来到赏剑之会举行的地方之后,萧玉与蜀山的广元道人拱手行了一礼,然后身形一动,跃到了特意搭建起来的高台上,拿出了他帮广元道人打造的那把紫色神剑。

尽管观剑之人距离神剑至少都有十七八丈,不过,看到紫色神剑不经催动就能释放出剑气,他们也都能看出紫色神剑的不凡。

“这把神剑是萧某耗费了四十九天时间,与地心之火中打造出来。尽管萧某锻造之技一般,可是由于广元前辈拿出的矿物实属天地异宝,萧某倒是侥幸将其打造成了一把神兵。”

说完这话,萧玉先拿起紫色神剑,以神剑催出丈许长的一道剑气,引的观剑之人纷纷神动,这才对着广元道人拱手道:“请广元前辈为这把神剑赐名!”

广元道人点点头,身形一动,在一道剑气的包裹下来到了萧玉身边。

从萧玉手上接过紫色神剑,广元道人手腕微抖,以神剑在身前写了“紫影”两个大字。

广元道人以剑写字的速度好像很慢,众人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他写字的速度好像又很快,两个字几乎是同时出现在众人眼中。

在众人为广元道人的惊人技艺而喝彩的时候,他们赫然发现那两个由剑气凝成的字在虚空之中滞留了好一会才缓缓散去。

赏剑之会若只是赏剑的话,当然无法吸引众多修炼者前来,这次赏剑之会真正吸引人的却是萧玉所说的论剑。

待广元道人带着紫影神剑下了高台之后,萧玉就开口道:“道有百脉,技分百种,借鉴他人之技,可以完善自己的绝技,完善自己所求之道。萧某不才,愿做印珠玉之顽石,将自己的铸剑技巧与使剑技法讲出现,请诸位多多指点。”

不管是在铸造上,还是在剑道上,此时的萧玉都可以算是一代宗师,故而,尽管他没有讲出什么实质的东西来,四周的修炼者却大都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对萧玉的话有所领悟。

停顿了片刻,萧玉接着说道:“萧某的一家之言偏颇之处颇多,请诸位多多指教。”

就在萧玉准备跃下高台的时候,一个庞大的身影骤然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萧玉眉头一皱,朝着那庞大的身影一看,却在那庞大的身影上看到了白文轩的身影。

庞大的身影是一头三丈多高的白猿,它的形貌十分吓人,不过,众人看到白猿之时却都未曾露出惊容,而让他们如此安心的,就是坐在白猿肩头的白文轩。

白文轩一身白色文士服,脸上挂着谦和的笑意,那谦和的笑意让人一看就能放松心神。

“他来做什么?难道想在众目睽睽之下与我比一比剑法吗?”

萧玉对白文轩可没什么好感,不过,他知道白文轩来历不凡,为了不惹什么麻烦,一直以来,他不刻意去交好白文轩,却也不会与他撕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