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九节 冬小麦丰收(1)

“小四,老云,过来尝尝这个俺媳妇做的面饼!”隔着老远,高管事爽朗的笑声就传了过来。

“来了!,,两个佃户闻言就立刻起身迎上前去,更多的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

高老七掀开两个水桷上盖着的罩布,金黄色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大饼就出现在了眼前。

为了烙这些大饼,秋菊母女可是从早上一直忙活到现在。

“这可是东家让俺给大伙准备的,所以,大伙要谢的话就谢谢东家吧!”高老七一边散发着面饼,一边笑呵呵的道。

这确实是东家的吩咐。

东家在临去长安前,吩咐他在冬小麦收获之前,每天做些面饼包子什么的,分发给佃户们食用。

用东家的话来说是要培养起一批吃面食的群体,为今后面粉的销路打好基础。

虽东家没有吩咐他要在分发这些东西的时候,强调什么,但高老七却是不会忘记这一点。

施恩,那里有什么不图回报的?

就算是以前他做游侠儿的时候,就算是那些有过命交情的兄弟们,也会把账目算的很清楚,一是一,二是二。

得人恩惠,必须要报答。

这是高老七为人处事的原则。

“恩!”一今年轻人拿着一张面饼,在上面咬了一口,嘴里啧啧有声的赞道:“真好吃,高管事,这些饼是什么东西做的,怎么这么好吃?”

“是啊,俺以前就没吃过这样的饼!”另外一个人起哄道。

这些饼,他们也吃了有些对候了,先前或出于矜持,或因为胆怯,没敢多问。

但这些天下来,渐渐的,他们胆子也大起来了,开始有了问询。

“麦子!”高老七嘿嘿一笑道:“想不到吧…………这可是东家的发明,粗糙不能人口的麦子用石磨一磨就能磨出白花花的面粉,然后用这些面粉就能做出像这些大饼还有包子、饺子一类好吃的东西,还能做成面条呢!”高老七说完就得意洋洋的看着众人。

……

盛夏的阳光灼烧着大地,树上的知了,没完没了的叫个不停。

田野中沉甸甸的麦穗压得麦秆几乎都有些垂到地面的感觉,金灿灿的穗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俺家这十亩麦田,今年怕是要来一个大丰收呢!”年近四十的老农趟在树荫下,乐呵呵的看着自己家麦田里的喜人景色,这些冬小麦马上就可以收获了。。

“谁说不是呢!”在他旁边一个正当壮年的年轻人,光着膀子,挥舞着蒲扇讨好的道:“这些麦子一亩的产量,估计怎么着也得三四石了说……,可你……,俺去年的时候……”

是呢!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尚在南陵县的另外一个地方,给当地的地主当佃农,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骂,一年忙活到头也攒不下一个五铢钱。

没有钱,就没办法讨到媳妇……

后来,他听人说张家里的东家仁义,对佃农也好,而且最重要的是张家里的佃农人人都能吃饱穿暖。

于是,他就义无反顾的带着自己的那点家当一一一口铁锅,两床席子就投奔了过来。

他的运气不错,他投奔过来的时候,东家的名声还不显,家底也不如现在,那时候只要投奔过来的佃户,东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都要的。

那里像现在,负责招人的高管事吹毛求疵,恨不得把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查清楚,更有无数的要求。

譬如说,身体不壮得不要,身高太矮的不要,不会手艺的不要……

毫不夸张的说一句,现在东家找佃农,那可比得上衙门找差役了。

想到此处,他就不由得庆幸自己运气不错,那时候祖宗保佑,让他大起胆子投奔过来现在,他小日子过的非常舒坦。

家里有满满一缸的粟米,五颜六色的,让人看着就舒服。

墙上更是挂着一块腊肉。

如今就连媳妇都有了!

媳妇是北村的女子,生的水灵水灵的,而且针线活什么的都做的不错。

这么好的媳妇,换在以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如今,却是确确实实的枕边人。

他至今还记得,当初媒人去说合的时候,他心里很是坎坎,只觉得对方恐怕不会答应把女儿嫁给一个佃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