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奇才啊奇才(二更)

电影大亨 镔铁 4285 字 9个月前

后来,在《倚天屠龙记》修订本的后记中,金镛写道,他以前写张三丰见到徒弟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以及谢逊听到义子张无忌死时的伤心,都写得太肤浅了,〖真〗实的人生不是那样子的。“因为我那时还不明白。”

陈笑棠想到这里急忙回过神来,缓缓道:“说句实在话,查先生,小时候我是非常不怕死的。因为我觉得,只有以前的人才会死的,只有历史书里面的人才会死。很多人不明白,历史有什么用?历史就是用来告诉你:有那些人死了!我从来没有看过有一本历史书提到陈笑棠这个名字,我怎么会死啊?最重要的是,就算死也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还有小时候,我隔壁的陈太老是骂她老公,那么多人去死你还不去死?然后陈生去完回来,陈太又会说,死回来啦,不死多一会?所以我一直都认为,去死,就是去上街,而且一定不会去很远的地方。因为陈生每次都是很快就回来的。”

听陈笑棠说得如此幽默,金镛不由得展颜一笑,似乎明白了他所说话中的含义。

陈笑棠松了一口气继续道:“所以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查先生能够节哀顺变,像这样经常开怀而笑,因为我相信就算令公子在天之灵也不希望您老人家因他而郁郁寡欢。”

金镛一听这样的安慰,就笑道:“是我破坏了气氛才对,我们言归正题,这一次我叫你来,除了同意你们拍摄《中神通王重阳》外,最主要的是想要催催你,将那本小说更新要快点,我这里已经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都是要求你加快更新速度的,说如果你不照做,就放火烧掉我们《明报》的大楼……”

金镛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带着微笑的,可想而知他对于这些书迷如有此反应很能理解。事实上也是如此,金镛是写书出身,当年他更新《射雕英雄传》时也是被堵在家门口催稿,可以说他对于陈笑棠有着差不多的经历。

陈笑棠挠挠头,苦笑道:“查先生,实话与你说,不是我不想更新小说,实在是因为我没时间呵!”

“你算一下,每天我拍戏超过十小时,有时候还要连续三天开工,晚上睡觉都没得睡,还要熬夜赶稿,这绝对是一件很熬人的工作啊。”

“我明白,笑棠,不过作为一名作者,万事要以读者为重……”金镛提醒道。

陈笑棠笑了“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我才决定将《寻秦记》转让给贵报刊……”

“啊,你说什么?”金镛一怔。

“不会吧,阿棠,你不打算写了?”刘徳铧惊讶道。

“我也想啊,不过不是没时间吗?”陈笑棠摊摊手道“所以我想要把这部书的版权转让出去,让你们报刊旗下的人前来代写-------”

陈笑棠提出的这个想法,金镛之前都考虑过-----没办法这丫的更新速度实在太龟速了,像金镛这样修养极高的大师都有些忍不住唠叨了。

在金镛看来,只要陈笑棠愿意转让这部书的版权,自己自然能找来人代写下面的故事内容,甚至找来的人写出的要比他的还要好。毕竟陈笑棠只是兼职创作,不同于自己找来人的“呕心沥血”。

但金镛是大师呀,他不能直截了当地对陈笑棠说:“喂,细佬,不要挡财路,把小说版权转给我吧!”

他要很含蓄地试探,很婉转地透露自己的想法,就算这是一个很臭的屁,也要放的婉转悠扬,含蓄贴切。

可万没想到,陈笑棠竟然会主动提出来!

所以说,岂不怪哉?!

茶水不宜满,七分茶八分酒,此乃待客之道。

金镛端起茶杯,抬手气度很优雅地做了一个“请茶”的手势,然后轻轻地品了一口,模样儒雅斯文,颇有大师风范。

至少陈笑棠和刘德铧两人觉得,自己就喝不出这种风度和味道,毕竟一个人的修养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所谓的“内涵”就是“内在千层文,涵盖万卷书。”

一巡茶后,金镛轻轻将茶杯放下,望向陈笑棠道:“陈先生,你可是相信人能转世投胎?

陈笑棠怔了一下,说道:“此话怎讲?”

金镛呵呵一笑道:“还不是你那部小说《寻秦记》,我看开头就很有这种韵味嘛!”

陈笑棠这才明白,大师金镛将“穿越”元素当做“轮回”来处理了。这也难怪,为了偷懒,陈笑棠将这本书的开头用前世穿越重生小说的手法来写,直接就将主角“项少龙”穿越到了战国,而不是做什么实验小白鼠,乘坐时光机器穿越的,目的很简单,容易让这本书的开头提前进入“高潮”吸引读者的注意。可是没想到,金镛大师会这么在意。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我没考虑那么多而已------”陈笑棠解释道。

金镛脸上露出一丝奇异,不过马上就平静道:“也对,你还很年轻,年轻人向来都以自我为中心,敢作敢当,很少有人信奉上帝或者佛祖的,人老就不同了,年纪稍大一点,你就会半信半疑,等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什么都信了。”

陈笑棠这才想起来,金镛似乎非常笃信佛教,这在他的经典小说《天龙八部》上面就能体现出来,而“轮回”又是佛教学说中所阐述的道理,此刻再略微打量一下他的书屋,果然,里面除了一些百科全书,还有自己的武侠著作以外最多的就是佛教典籍。

陈笑棠明白了,自己偶然写出的“穿越”元素,被金镛误认为是在讲佛学中的“轮回”概念,他恐怕是把自己当成了虔诚的佛教徒来看待。

“你也许觉得我问这个问题有些古怪,只因为我从能你写的《寻秦记》上面看出你似乎对于佛教很有研究。”

果然如此。

陈笑棠心说。

自己怎么办?是顺坡下驴,还是直接pass过去,说自己是个佛学小白?!

略微思忖了一下,陈笑棠就厚着脸皮谦虚道:“佛学博大精深,在下资质愚钝,只是略微涉猎而已,不敢说什么研究不研究……”

“呵呵,年轻人谦虚谨慎是好事啊!”金镛似乎断定这个陈笑棠“有点料”,不属于那些草包文人,也不属于那些国小还没毕业的艺人。

“但不知笑棠对于《金刚经》里面的:‘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有何见解?”金镛用睿智的眼神紧盯着陈笑棠,可以说这是对陈笑棠的考验,因为无论金镛如何也想象不出一个人能写出那么构思“奇特”的小说来。

金镛写小说写了半辈子,办报纸又办了半辈子,深深知道要想写出这样的小说需要怎样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如果此刻陈笑棠连这个从他自己小说里面透露出的“精髓”都无法解释,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部小说不是他写的。

金镛当然不会知道,陈笑棠所谓的“穿越”元素在前世那已经泛滥成灾了,到了这里却成了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大有开宗立派的势头。

陈笑棠内心很忐忑啊,心说,你大爷的!问我什么《金刚经》啊,《素女经》我倒是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