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并未离开,而是从笔筒里取出了另一支细巧的毛笔,蘸了朱砂,在刚才林舒婉些的批注上画了几道圈。
林舒婉一看,都是重点。
圈好之后,薛佑琛把几张刚刚新添了批注的宣纸,拿起来,吹干墨迹。再把这几张宣纸和其他的宣纸一起,小心翼翼的叠好,放入怀中。
“回头,我找人把这注解版的流水线让人誊抄一份,再让老周带到边关去,”薛佑琛转向卫得远:“得远,去把老周喊过来。”
周行洪进来之后,又问了林舒婉几个问题,都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远不及薛佑琛的批注深刻。
薛佑琛定定立在一边,看着林舒婉和周行洪一问一答。
少时,他凤眼垂下,他心中回想刚才和林舒婉四目相对的情景,以及那一瞬间他明显感受到的心跳加速。
那是他面对皇上询问时,或者被指派重要职责,甚至收到紧急军情时,都不曾有过的。
他仿若沉寂万年的心,突然鲜活过来,好似一直就在等这一刻。
他不是蠢钝之人,此刻心中已明了这意味着什么。
……
林舒婉很快就跟周行洪解释清楚了。
随后,薛佑琛便又派了马车送林舒婉回织云绣坊。
——
这天下午,织云绣坊喜气盈盈的迎来了御赐匾额。
董大娘临时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把这御赐匾额挂到绣坊小楼的屋檐下。
有了这御赐匾额,一间普通民间绣坊,突然气派非常。就这么一块招牌,就把旁的什么五层大院的绣坊,百年老字号绣坊,统统给压了下去。
有什么能比皇上御赐匾额更能说明问题的?
当天,织云绣坊就接到了好几个单子。
那些客人向织云绣坊下了单子以后,还回去跟自己的亲戚朋友炫耀:“我们家姑娘嫁人,绣活是找织云绣坊做的,织云绣坊你们知道不?她们的招牌是皇上赏赐的,她们还收到过衙门的嘉奖,她们家的绣工可真是好啊。我们家姑娘嫁人,要用就要用好的。”
“今儿,我从织云绣坊那里定了几身衣衫。沾沾御赐匾额的光。想不到活了一辈子,还能去有御赐匾额的绣坊定衣衫。”
董大娘一口气接了许多单子,林舒婉也很欢喜。
当初,她曾想过给织云绣坊建立品牌效应,但是经过一番思考,觉得不可行,所以作罢。
如今,因为这块御赐匾额,倒是把织云绣坊的牌子竖起来了。
也是,在这个时代,君权至上,老百姓最迷信皇帝天家,什么天家的,什么御赐的,什么宫里的,都是老百姓所信奉的。
林舒婉回到账房记账,记了几笔账,董大娘出现在账房门口:“舒婉,我有事找你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