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三章 余波为了谢萧子瞻赏

甚至就连万化门,乾元都没急着要求其解散,而是给了澹台雄充足的时间,去做门人的思想工作,讲明、讲透秦王府给予的安置政策。

总的原则就一个:“缓跟稳”。

乾元深悉“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反正眼看就要进入十一月,寒冬来临,周边势力即便有什么想法,也无法实施。

这就给了乾元充足的时间,去消化空桑郡。

也正是因为乾元的稳妥策略,没给流沙国留下什么太大的机会,策划的几场叛乱,都被郡守澹台雄会同当地驻军,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这又显示了澹台雄的高明之处。

就在这期间,乾元“吞下”空桑郡的消息,也悄然在帝国,甚至整个东大陆传播开来,让好事者很是震惊。

对帝国百姓而言,只是感到稀奇,最多是多了一点谈资,并未有想象中的热议,或者振奋之类的。

盖因眼下的帝国已然支离破碎,帝国百姓对帝国的命运感到非常的悲观,哪里还有心情去顾及帝国之外的事情。

甚至有百姓痛斥乾元,说乾元既有精力去流沙国弄权,何不集中力量,协助朝廷,尽快平定双王之乱?

此等言论虽然不占主流,却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乾元的形象。

至于谁是幕后推手,却是无从知晓。好在乾元并不如何介意,民心这东西,说重要它也重要,说不重要,也大可不用理会就是。

做好自个儿的事情,任凭外人说去。

而这其中,最郁闷憋屈的,莫过于楚王乾恪了,他都答应流沙国夹击乾元了,不想流沙国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啊。”楚王就差骂娘了。

眼见乾元的势力,在短短一年之内像滚雪球一般,从一开始的三府之地,迅速壮大到三郡之地,楚王心中的不安是越来越强。

有这样的邻居在侧,晚上睡觉都不安稳啊。

见此,谋士贾诩安慰道:“殿下大可不必过度担心,空桑郡归入秦王府,对殿下未必就是什么坏事。”

“怎么说?”楚王好奇问。

贾诩道:“流沙王绝对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这次吃了这么大的闷亏,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如果能让流沙国,把秦王府的主要精力都拖在空桑郡,让秦王无暇顾及帝国内部。那么,对殿下而言,岂不是好事?”

楚王听了,摸了摸下巴,眼睛一转,笑道:“也对哈,十五弟想开疆拓土,那就让他折腾去吧,别碍着我的事就行。”

话虽如此,可心中到底还是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