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狮子大开口

隋唐大猛士 木子蓝色 2490 字 9个月前

征税和剿匪,这就是张仪臣所急需解决的两个麻烦事。

“那你有何办法?”

“我觉得可以先剿匪,再征税?”

“为何?”

“当然是杀鸡儆猴,若是能找到一两个大户跟贼匪暗中勾结的证据,那么到时人赃并获,效果就会更好了。”

“可剿匪之事,只怕并不容易。我之前向贾都尉也请求了几次让他派郡兵剿匪,他都以郡兵新征未完成训练为由,不肯答应出兵。”

“使君,剿匪剿匪,其实不一定要剿到多少匪,关键是我们得让百姓知道咱们剿了匪,或者说白点,咱们就是得借几颗人头来给县里那些抗税的大户豪强们看看。”

这样的思路,张仪臣是不曾有过的。

他暗自惊讶于罗成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狠辣之心,但又觉得这似乎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

“这个容我考虑一二,还有什么要求吗?一并提出来?”

“还有就是一点私人小要求,我希望县令能帮个小忙,明年征召派役,不要把我家人派征。”

“只此?”

“嗯。”

张仪臣点头,“我现在就可以应允你的三个条件,你什么时候来县衙?”

“从现在起,我就是县中捕头了,外面这二百余人,便是我们章丘县三班衙役和帮闲了,我们随时听候使君吩咐!”罗成起身朗声说道。

张仪臣满意的点头。

虽然罗成的话感觉有些夸张,但他心里却相信这个小子能做成!毕竟他虽年轻,可有擒蓝面鬼和大破知世郎案的功劳在,还是值得相信的。

“我也愿意来帮使君这个忙,接下空缺的捕头之职。可是我现在真的没空啊,贾都尉找到我,让我帮他带起这个乡兵团,没办法啊。你知道的,上次贾都尉帮过我大忙,我兄弟们多亏了他帮忙救出贼窝呢,你说是吧!”

军营里,罗成为张仪臣奉上茶水,有些无奈的说道。

“你当乡兵校尉也不影响你来县里接任捕头一职啊!”张仪臣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却发现这茶杯里居然只放了点茶叶,既无姜蒜也无桔皮,更无盐和葱花,顿感无味,便又放下了。

“你这里条件还是简陋了些啊。”

“已经很不错了,还得感谢贾都尉替我们找了这么一处好地方做营房呢,更得感谢县里的大力支持,否则这乡兵团既无营房更无兵员。”

张仪臣摇了摇头。

“士诚啊,表面客套的话我也不多说了,你呢,也算是我简拔于民间,说来我对你也算是有知遇之恩吧?”

“当然,若非使君,在下现在还不过是一乡下农夫而已。”

“士诚啊,如今形势不太好啊。明年估计就可能有大战,或许最迟等到后年开战,但是战前的任务也很重啊,上面对税赋催征的紧,历年拖欠的现在都得补上。此外,上面派下来的课役任务也越来越重,到时又得征召许多百姓外出服役。此外·······”

张县令一桩桩的点着,身为一个县令,他的任务也很重。这征收税赋是本份,可还得把历年的清欠都还了。此外,大战在即,又有额外的征收,不但那些富户地主都得加征一大笔战争捐,就连普通百姓也得多交钱。

而税役繁重,又导致出现许多逃户逃民,甚至有人抗税拒法,有的干脆就直接上山为寇了。他们章丘县边上就是长白山,不止章丘的逃丁跑山上去,现在还有附近好多郡县的逃丁也往那跑。

逃进山的人要生活,有些会自己开荒种地,但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了做盗匪,于是经常会下山来抢劫。

县里为了维护治安,不得不又增加了衙役帮闲数量,这些增加的人手,钱粮开支又得县里自筹,县里没上面拔款,便只能把这笔开支转嫁到百姓头上。

这就是在恶性循环。

百姓税赋越重,逃亡越多,盗匪就越多,治安就越差。

治安差,官府就得加派胥役,增添人手,开支就要增加,只能往百姓身上摊派。

“过去樊虎那些人,已经适应不了如今的形势了,而且这些人在衙中多年,名声很差,让他们继续留下来,只会越发让形势紧张。我如今需要的是比较有能力的人,我很看好你。”

“只是我人年轻又无资历,难以担任捕头之职啊,衙中三班也不会有人服我。”罗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