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顾嬷嬷一愣,还没来得及搭腔,就听见屋里走出来的安嬷嬷笑呵呵道,“爷回来啦!爷今回来得倒是早呢……”</p>
</p>
“这阵子衙门里还算清檄…”宋子循抱着莞儿往屋里走,“少夫人不在家?”</p>
</p>
安嬷嬷亦步亦趋地笑道,“今日陈夫子的母亲病了,请了半假,夫人便替他上课去了。”</p>
</p>
宋子循脚步微顿。</p>
</p>
这几年杜容芷名下几间铺子在韩宗浩的管理下蒸蒸日上,当初女学里年纪稍大些的姑娘在上过一年学后全去了那家胭脂水粉铺做工。这女饶钱一向最是好赚,尤其姑娘嘴巴又甜又会话,介绍起各种水粉香膏的功效如数家珍头头是道,是以这批“大学生”毕业后普遍收入很高待遇很好,直看得街坊四邻羡慕不已。</p>
</p>
那些商贾人家的夫人们眼见杜容芷铺子里的姑娘又专业又讨喜,推销起东西来事半功倍,等后头再遇着好苗子自是千方百计往自己家揽,是以女学里年纪大些的女孩很快就成了抢手货。等众人从中尝到了甜头,再派师傅过来教授技能时,也不再敷衍糊弄,专拣了铺子里技术最好,眼光最毒的师傅来学堂里讲授,顺便继续给自家铺子做宣传,吸引心领手巧的姑娘去自家做工。如此,女学的招生情况很快较第一年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善。原本那些持观望态度,甚至否定态度的人家也纷纷开始把自己的女儿送来学堂。尤其是先前把十一二岁女孩留在家干活待弟妹的人家:只要免费上一年学,以后挣的钱就能够一家人花销,何乐而不为?</p>
</p>
再者第一波毕业的女孩如今也正到了亲的年纪——她们能读会写,知书达理,还有份体面的工作,不但来媒的媒婆络绎不绝,得还都是那等相对富裕体面的人家,真真把那些从前嘲笑过她们的同龄人羡慕得肠子都悔青了。是以今年女学的招生已经由第一批的几个人,扩充到了三十几个,而且根据她们的年龄和学习进度,分别编进两个班,甲班的女娃们年纪普遍偏,由夫子先教她们读书识字,等大一些,再学针黹女红等手艺;乙班则是十几岁的女孩,除了读写还需上相应的专业课——就连从前半的课程也在家长们的强烈要求下改成了一。</p>
</p>
论理,提高县里女孩儿的文化水平,让她们知书识礼,有一技之长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宋子循也一向十分支持,并且也尽力给她们提供便利,不过由知县夫人亲自担当“夫子”一职,他就不是那么高兴了。</p>
</p>
宋子循蹙着眉还没开口,就听莞儿脆声道,“爹爹,莞儿也要上学。”</p>
</p>
宋子循按下心头的不悦,温声笑道,“莞儿要是想读书,爹爹教你可好?”</p>
</p>
莞儿搂着宋子循的脖子摇摇头,“莞儿要上女学。”她肉嘟嘟的脸上一本正经,“莞儿要去跟姐姐一起玩儿。”</p>
</p>
眼见着宋子循脸上的笑容淡下去,安嬷嬷忙笑道,“孙姐乖……那女学有什么好上的,里头人怪多的不,她们父母干什么的都有,万一冲撞了孙姐怎么办?咱们可不去凑那个热闹……”</p>
</p>
宋子循赞许地点零头,面色微霁。</p>